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工程项目名称:四川省广元市雷家河水库工程
工程地理位置:广元市利州区雷家河中游,大石镇绿化村2组(右岸)与龙潭乡建设村4组(左岸)交界处
工程建设内容:总投资约4.8亿元,水库总库容1378万m3,灌溉面积约5.02万亩,可为龙潭乡和射箭乡共1万居民以及灌区农村2.25万人提供生活用水。该工程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乡镇及农村生活供水,同时作为广元市城区应急备用水源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1、水环境
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项目施工阶段生产、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悬浮物、CODCr、氨氮。工程运行期不存在水污染物。
2、大气
工程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机械燃油及爆破等工序产生的粉尘,SO2、CO、NOX、CnHm。工程运行期不存在大气污染物。
3、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爆破和车辆产生的噪声。项目建成后,区域内基本无高噪声源,对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4、固体废弃物
施工过程中将产生部分建筑垃圾、弃土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固废。
5、生态环境影响
(1)陆生植物: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占用和损坏部分林地,建成后淹没区会破坏部分植物,主要为栽培植被,淹没区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无地方特有种,也无仅能适应当地小生境的独特植物种类;
(2)陆生动物:项目施工期间,因开挖和施工作业活动产生的噪声可能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导致其迁移,野生动物可以找到其他始于适于栖息的场所。总体上讲,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不明显。同时项目建设对水域生活鸟类有一定正面影响;
(3)水生生态:项目的建设将改变部分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种群,缩小鱼类的生存空间,改变水文情势,从而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废水
施工期生产废水采用普通矩形沉淀池进行处理。废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和站的施工废水,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混凝土拌和站或施工场地洒水,淤泥装运至指定弃渣场填埋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处理后用于林灌或农家肥使用,不外排。
2、废气
工程爆破方式应有限选择凿裂爆破、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缓冲爆破技术等,以减少粉尘产生量;同时对于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局部洒水降尘、封闭施工现场等措施抑制扬尘的外逸。
3、噪声
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或工艺,从根本上减少声源和降低噪声源强;使用减震基座降低噪声;尽量控制炸药的一次用量,避免夜间爆破;对拌和站采取四周设置防噪隔板,以减轻拌和站噪声影响;当车辆经过施工营地时,尽量放缓车速,减少鸣笛,合理安排运输时间,控制夜间的车流量,尽量避免车辆噪声影响。
4、固体废弃物
本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将清运只垃圾场统一处理;建筑弃渣和弃土堆放于专门的弃土场。
5、生态影响
(1)陆生植物保护措施:严格要求施工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工,尽可能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及有关措施;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迹地恢复,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使本区域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和改善。
(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尽量使用无声爆破技术,采取措施降低施工机械的噪声,如尽可能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屏障、隔声间。对进入施工区的运输车辆限制车速、严禁鸣放高声喇叭。加强发至教育和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禁止施工人员捕食蛙类、蛇类、鸟类,以减轻施工对当地陆生动物的影响。
(3)水生生态保护措施:适当开展增殖放流,以便其他经济鱼类栖息;加强渔政管理,保护鱼类种质资源。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本工程建设对区域空气、声、水域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局部的,相对较小,主要不利环境影响是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影响,这些不利影响可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予以减免或改善。综上所述,从工程地区的环境背景和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工程建设带来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是局部的、次要的,无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简本如附件链接,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建设单位: 广元市志宏江河开发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
联系人:潘泉名
联系电话:13881239889
评价机构名称: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龙街51号
联系人:兰丹
电话:028-86258552 13880523734 传真:028-86258552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四川省广元市。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请简要说明原因。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对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话、传真反馈至环评编制机构或建设单位。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可在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环评机构和建设单位提出宝贵意见。环评机构和建设单位的联系方式见本公示第五条。
广元市雷家河水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广元市志宏江河开发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245号]
2013年10月·成都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
3 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 4
4环境影响分析 6
5 公众参与 8
6 评价结论 9
7 联系方式 9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雷家河水库工程坝址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南河下游左岸一级支流雷家河中游,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乡镇及农村生活供水,同时作为广元市城区应急备用水源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库枢纽工程和渠道工程。工程总投资4.8亿元,建设总工期为39个月。
水库枢纽工程位于距广元市城区约7km的大石镇绿化村2组(右岸)与龙潭乡建设村4组(左岸)交界处,水库最大坝高71.6m,总库容1378万m3,有效库容1001万m3,具有多年调节性能,正常蓄水位614.0 m,回水长度6.0 km。该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02万亩,到规划水平年可解决灌溉用水581万m3,场镇用水51万m3,农村人畜用水89万m3。
渠道工程主要包括明觉干渠、盘龙干渠及8条支渠。干渠总长38.61km,设计引用流量为2.4 m3/s,灌溉面积为5.02万亩,其中盘龙干渠全长16.31km,渠首流量0.85m3/s,灌溉面积为1.53万亩;明觉干渠全长22.30km,渠首流量1.55m3/s,灌溉面积为3.49万亩。布置支渠共计8条,总长52.04 km。
1.2坝址方案比选
本项目拟定上坝址和下坝址两个坝址,两坝址相距约1.3km。上下坝址均具备建坝条件,地质施工条件相近,下坝址较上坝址而言,控制集雨面积和年径流量大,供水量大,工程量小,水库淹没补偿投资低,工程静态总投资较省,经济指标更优越,故本阶段推荐下坝址。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两坝址均不涉及环境敏感点。而下坝址在地形条件、基岩岩性、软弱夹层分布、坝基抗滑稳定、防渗线长度、近坝库岸稳定、正常蓄水位时对库岸边坡稳定的影响及其它不良地质条件要优于上坝址。且下坝址坝体填筑工程量小于上坝址,相应施工强度也小,从而降低了水土流失。因此,本阶段推荐下坝址是合理的。
1.3 渠线方案比选
根据灌区地形、地质条件,灌面分布以及渠系布置原则,水库渠系工程由2条干渠和8条支渠组成,各渠系分布及长度见表1。
表1 渠系布置及长度一览表
干渠名称 | 支渠名称 | 长度(km) |
盘龙干渠 | 东坝支渠 | 4.03 |
马家湾支渠 | 4.34 | |
明觉干渠 | 王家梁支渠 | 2.08 |
周家河支渠 | 3.88 | |
射箭支渠 | 9.54 | |
庙子坪支渠 | 10.70 | |
石子坪支渠 | 12.25 | |
红岩支渠 | 5.22 |
本工程明觉干渠设有比较线路,盘龙干渠涉及建筑物比选。
(1)明觉干渠线路方案比选的合理性分析
明觉干渠部分渠线沿石板河布置,存在沿石板河左岸布置(比较线路方案)和沿石板河右岸布置(推荐线路方案)的方案比较。
明觉干渠推荐线路方案和比较线路方案均不存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从地形地质条件分析,两方案均能成立;从渠道工程布置上分析,比较线路地形较右岸地形陡,施工难度较大;从工程量及投资比较,明觉干渠比较线路方案静态总投资比推荐线路方案静态总投资高。从技术、经济上作进一步比较后,本阶段推荐石板河右岸及各支渠布置方案(推荐线路)。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两方案干渠渠线均不涉及环境敏感点等制约性因素,但推荐线路方案较比较线路方案隧洞少、开挖量小,减少了弃渣量,从而对原地表的扰动破坏小,有利于降低水土流失。因此,推荐线路方案是合理的。
(2)盘龙干渠穿堰塘河流域与嘉陵江流域分水岭处建筑物比选合理性分析
穿堰塘河流域与嘉陵江流域分水岭处存在渡槽+隧洞方案(方案一)或采用倒虹吸+明渠(方案二/绕线方案)比较。
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类似工程经验,方案一较方案二投资较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供水投资不计入本渠道投资),水头损失小,能够控灌更多面积,因此本阶段采用方案一的输水方式。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方案二修建明渠线路较长,且渠道沿线地形较陡。从减少明挖方量,减轻对原地表的扰动破坏,降低水土流失等方面考虑,选择渡槽+隧洞方案(方案一)方案为推荐方案是合理的。
1.4 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同时,本项目符合《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报告》、《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报告》、《广元市南河流域综合规划》以及《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年~2020年)》的相关要求。此外,雷家河水库业已列入《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广元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广元市利州区水利“十二五”规划》,规划新建利州区雷家河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加强以水利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城乡发展。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环境现状
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不存在工矿企业大气污染源和噪声源,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学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地表水各监测断面的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地下水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根据四川植被分区,该工程区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早、农耕发达以及该区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该地区自然植被组合单纯。主要植被类型为马尾松人工林、马桑灌丛、黄荆灌丛等;栽培植被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主要是水稻、玉米、油菜。经济林木有核桃、李、柿等。工程区域内共有陆生动物49种,其中两栖类8种,爬行类7种,鸟类18种,兽类17种。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即雀鹰。
根据现场采集,结合访问渔民,查阅相关资料统计,雷家河有鱼类10种,其中人工放养1种,为中华裂腹鱼,自然分布9种,隶属2目4科9种。其中,鲤形目2科8种(含中华裂腹鱼)、鲇形目2科2种。雷家河流域特有鱼类为半餐,主要经济鱼类为瓦氏黄颡鱼、鲇。拟建雷家河水库大坝上下地区,鱼类调查只有泥鳅、黄鳝、青鳉和洪水期养殖逃逸的鲤、鲫鱼零星分布。
评价区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丛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5个系统。
2.2 主要环境问题
(1)灌区生态环境受人为活动干扰影响的抗阻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较弱。表现在地表植被一旦破坏,生态环境自然修复能力较弱,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土壤侵蚀量增大,从而进一步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用水间矛盾突出。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流域情况,类比分析雷家河流域水文、水情特性,流域径流集中在7月~9月,与用水要求极不匹配,矛盾较突出。雷家河水库是一个综合利用的水库,供水包括了农村场镇及人畜生活生产用水,并与当地径流联合利用,为保证工程供水、运行顺利,应严格按照需水要求和调度方案合理调度,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
3.1 评价范围
(1)生态环境
水生生态:工程涉及的雷家河全流域,重点关注水库回水末端至雷家河河口的干流河段、以及雷家河汇入南河至嘉陵江汇合处。
陆生生态:水库库区及灌溉区,其中重点调查区域为水库淹没区及其影响区(库区以山脊线为界或拔高300m)、坝址施工区、隧洞、渣场、料场所在地段,干渠开挖地段(包括明渠两侧500m范围内)等。
(2)大气环境
评价范围以枢纽工区、渠道工区、渣场、料场为中心周边200m范围,施工道路两侧200m范围,以枢纽工区、渠道工区为评价重点。
(3)水环境
地表水:评价范围为雷家河水库集雨河段至雷家河河口的干流河段、以及雷家河汇入南河至嘉陵江汇合处。
地下水:整个库区和灌区范围。
(4)声环境
工程施工工区、渣场及公路边界以外200m范围内,以枢纽施工区、渠道施工区和渣场为评价重点。
(5)水土流失
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拟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和工程直接影响区。
3.2 环境保护目标
广元市雷家河水库工程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1。
表1 雷家河水库工程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
类别 | 敏感对象 | 与工程的区位关系 | 环境特征 | 影响时段 | 可能的影响因素 |
水环境 | 工程影响河段水环境 | 库区回水6 km,减水河段长约6 km,总计长度12 km | Ⅲ类水质 | 施工期 | 施工生产废水,污染物包括SS、COD、石油类等 |
运行期 | 水库蓄水,河段减水 | ||||
农灌回归水 | 雷家河、南河、嘉陵江 | 运行期 | 农灌回归水中含有有机物和农药残余,影响当地径流水质质量;水体富营养化 | ||
环境空气和声环境 | 居民 | 工区及施工道路附近 | 枢纽工程工区200m范围内分布有约4户住户,高程差在-12m~+2m; 渠系工区200m范围内无居民分布 | 施工期 | 施工扬尘、噪声和车辆运输扬尘、噪声 |
施工人员 | 各施工工区内 | 枢纽工程高峰人员为260人,渠系工程高峰人员为650人 | 施工期 | 施工扬尘、噪声 | |
生态环境 | 陆生生物 | 水库淹没区及施工影响区 | 耕地及人工植被、常见农田动物 | 施工期、运行期 | 惊扰、破坏部分栖息环境 |
鱼类 | 工程河段 | 工程河段的水生生物,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半 | 运行期 | 闸坝阻隔、工程河段水文情势改变等对水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
生态系统 | 工程区 | 农田、村庄、林地 | 施工期、运行期 | 河道减水对水生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 |
水土流失 | 开挖工作面、工程渣料场 | 耕地及人工植被 | 施工期 | 开挖、扰动、弃渣 | |
社会环境 | 耕地及移民 | 工程占地范围内、库区 | 水库淹没占用耕地139.28亩;规划水平年(2017年)搬迁安置人口80人,生产安置人口205人。 | 运行期 | 淹没、生产安置及建房安置 |
4 环境影响分析
4.1 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
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项目施工阶段生产、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悬浮物、CODCr、氨氮。工程运行期不存在水污染物。
2、大气
工程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机械燃油及爆破等工序产生的粉尘,SO2、CO、NOX、CnHm。工程运行期不存在大气污染物。
3、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爆破和车辆产生的噪声。项目建成后,区域内基本无高噪声源,对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4、固体废弃物
施工过程中将产生部分建筑垃圾、弃土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固废。
5、生态环境影响
(1)陆生植物: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占用和损坏部分林地,建成后淹没区会破坏部分植物,主要为栽培植被,淹没区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无地方特有种,也无仅能适应当地小生境的独特植物种类;
(2)陆生动物:项目施工期间,因开挖和施工作业活动产生的噪声可能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导致其迁移,野生动物可以找到其他始于适于栖息的场所。总体上讲,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不明显。同时项目建设对水域生活鸟类有一定正面影响;
(3)水生生态:项目的建设将改变部分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种群,缩小鱼类的生存空间,改变水文情势,从而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2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1、废水
施工期生产废水采用普通矩形沉淀池进行处理。废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和站的施工废水,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混凝土拌和站或施工场地洒水,淤泥装运至指定弃渣场填埋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处理后用于林灌或农家肥使用,不外排。
2、废气
工程爆破方式应有限选择凿裂爆破、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缓冲爆破技术等,以减少粉尘产生量;同时对于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局部洒水降尘、封闭施工现场等措施抑制扬尘的外逸。
3、噪声
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或工艺,从根本上减少声源和降低噪声源强;使用减震基座降低噪声;尽量控制炸药的一次用量,避免夜间爆破;对拌和站采取四周设置防噪隔板,以减轻拌和站噪声影响;当车辆经过施工营地时,尽量放缓车速,减少鸣笛,合理安排运输时间,控制夜间的车流量,尽量避免车辆噪声影响。
4、固体废弃物
本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将清运只垃圾场统一处理;建筑弃渣和弃土堆放于专门的弃土场。
5、生态影响
(1)陆生植物保护措施:严格要求施工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工,尽可能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及有关措施;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迹地恢复,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使本区域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和改善。
(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尽量使用无声爆破技术,采取措施降低施工机械的噪声,如尽可能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屏障、隔声间。对进入施工区的运输车辆限制车速、严禁鸣放高声喇叭。加强发至教育和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禁止施工人员捕食蛙类、蛇类、鸟类,以减轻施工对当地陆生动物的影响。
(3)水生生态保护措施:适当开展增殖放流,以便其他经济鱼类栖息;加强渔政管理,保护鱼类种质资源。
4.3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及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本工程施工及运行特点、周围环境特点以及工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本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具有潜在风险的类型有:灌溉回归水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生态风险和火灾爆炸风险等。
施工期工程建设炸药和油料的运输和储存均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运输过程中须严格遵守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规定,炸药运输不得将炸药和雷管混装运输,运送油料的运输车辆须采用密闭性能优越的储油罐,确保不造成环境危害。油库和炸药库严格按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并汇同地方管理部门进行现场选点,与居民点和生活区需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装运和发送须严格遵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严格火源控制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营运期针对水环境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火灾与爆炸风险等问题提出如下防范措施:
(1)政府有关部门及水库工程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水库及灌区的执法力度,彻底清理库周污染源,加强监督管理,禁止在库区、库周规划建设污染类项目,防止水库水质富营养化。
(2)渠道建设过程中,在明渠以及渠道穿越道路部位选择合适位置设置事故排放沟涵,以降低突发污染事故时对渠道水质的污染风险。
(3)为避免运行期明渠附近危险品运输事故对渠道水质产生影响,需对明渠局部进行遮盖,并在沿线公路与明渠交叉路段和桥梁跨越区段设置警示标志,提示车辆减速行驶,严禁超车、超速。输水渠道在居民较为集中的区域和道路交叉口处采用管道型式,并在合适位置设置警示牌,严禁居民随意开挖,集中居民点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禁止随意排放进入渠道,影响渠道水质。
(4)加强库周及渠系沿线交通运输管理,规定仅具有相应资质、运输条件的单位可负责油料和化学品运输;驾驶员需有相应的运输证件,运输车辆保证良好的车况;危险品运输应当避开暴雨等不利段,避免由于路况影响造成交通隐患。
5 公众参与
1. 公参调查方法和内容: 2013年9月12日至9月29日建设单位与环评单位在广元市环境保护局网站进行了第一次公示,现拟在广元市环境保护局网站进行第二次公示,且拟深入项目周围居民、乡村、单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放“个人公众参与调查表”130张;发放“团体公众参与调查表”30张。
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范围内居住人群和企业单位。
3.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对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话、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反馈至环评编制机构或建设单位。
4.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从环保角度出发,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和建议,并简要说明原因。
5. 在公示期内,未收到反馈信息。由公参调查表可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当地大多数公众的支持。项目建成后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产生的部分环境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环保措施得到控制。
6 评价结论
雷家河水库建成后,可增加供水水量,其灌溉、供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十分显著。根据工程地区环境现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分析,工程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表明,水库工程建设是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对促进和逐步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强大的支持功能,对建设区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生存环境改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工程建设区域环境空气、声、水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局部的相对较小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是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影响,这些不利影响均可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予以减免或改善。
综上所述,从工程地区的环境背景和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工程建设带来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是局部的次要的,无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7 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 广元市志宏江河开发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
联系人:潘泉名
联系电话:13881239889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名称: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龙街51号
联系人:兰丹
电话:028-86258552 13880523734 传真:028-8625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