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7月18日-2018年7月24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39-5572913(5572912)
地 址:广元市利州区万源新区政务服务中心C区二楼环保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大石互通至食品工业园道路工程 | 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 | 广元市利州区利元国有投资有限公司 | 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工程推荐方案路线起点接已建成广元绕城高速大石互通匝道出口(路线设计起点),经广元市乳品养殖场,跨越曹家河后沿缠龙村六组、小稻村五组、至宝益华食品厂处(路线设计终点),路线全长2092.172m,本项目BK0+000~BK1+840为新建路段,在BK1+840至终点为已有水泥砼路面道路。道路红线宽24m,道路等级采用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采用40km/h的设计标准,并配套建设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照明工程、绿化景观工程、燃气工程等。工程总投资25449.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1.7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11%。 | 一、污染物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在下阶段设计中,应结合地方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对所有临时用地提出植被恢复方案,尽量采取乡土树草种进行植被恢复,从而尽量降低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及新增的水土流失危害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对于评价区内的保护动物,严禁施工人员捕猎。此外,在跨河路段、沿河路段施工时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开动物的繁殖期5-7月,桥墩施工时做好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与堆放,防止因污染水体而野生动物。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应认真贯彻交公路发[2004]164 号文《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工程占地问题,优化路线方案,从而尽可能的节约耕地。地表水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针对涉水桥梁和过河管道施工对水体的扰动,本报告要求桥梁和过河管道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围堰施工,尽量采用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使泥浆循环使用,减少泥浆排放量。施工完毕后的泥浆经沉淀池自然沉淀后覆土填埋处理。针对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将施工机械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洒水降尘,对河流水质无影响。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沿线居民房的厕所、化粪池进行处理,出水可由当地农民用作农家肥,禁止排入河流水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针对降雨产生的面源流失,用无纺布或草栅对开挖和填筑的未采取防护措施的边坡、表土堆积地、堆料场等进行覆盖,在表土堆积地周围用编织土袋拦挡、在桥梁及堆料场周围设置沉淀池等措施;运营期: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来源于路面径流和车辆事故废水。对于路面径流,在非事故状态下,基本可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但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经雨水冲刷后通过地表径流流入地表水体,本报告中提出了严格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以最大程度避免类似事故。环境空气减缓措施: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和摊铺沥青混凝土产生的沥青烟,但时间是短暂的。采用施工现场定期洒水,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蓬布,料场远离居民点并掩盖等措施,可以减轻施工期扬尘对区域空气环境的影响程度;本项目采用外购商品沥青砼进行铺设,不在现场设拌合场和拌合点。目前公路建设采用设有除尘设施的封闭式拌合工艺,用无热源或高温容器将沥青运至铺筑工地,沥青烟尘的排放浓度较低,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沥青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行驶汽车尾气,项目营运后,公路沿线植被会起到降尘和吸收尾气的作用,加之整条公路地势开阔,易于污染物扩散衰减。因此项目营运期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合理设计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协调好施工车辆通行的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尽量不进行施工或安排低噪声施工作业;对于经过学校、机关单位的路段,要求设置警示牌和减速、禁鸣标志;同时针对居民点距离道路较近的路段,采取打围施工等防噪声措施。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公路管理,集中居民点路段设置“禁鸣”标志,根据需要,限定大型货车夜间行驶车速;做好和严格执行好公路两侧土地使用规划,严格控制公路两侧新建各种民用建筑物,规划好公路沿线两侧土地使用权限;环评建议加强绿化、种植高大乔木等措施减缓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若必须在控制范围内布设声环境敏感点,则应首先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环评结果,采取合理设置拟建建筑与公路的距离、优化平面布局、采用隔声门窗等有效噪声防治措施,并经环境主管部门验收达到相应功能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施工期时产生的弃渣、弃石,分布在公路沿线两侧,弃方全部运往大稻坝物流园区项目综合回填利用。运输过程应做好覆盖工作,以免发生洒落现象。禁止乱丢乱弃、随意倾倒,造成二次污染;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这些固体废物往往存在于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附近,应设置临时的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并及时送往附近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司乘人员生活垃圾,沿公路呈点状分布,相对于施工期来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采取设置垃圾桶的措施定期收集后送垃圾填埋场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