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10月27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来源:广元市环保局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10-27
分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10月27日-2017年11月2日(五个工作日)。
电话:0839-5572073
地址:广元市万源新区政务中心B区二楼环保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苍溪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楼及附属配套工程建设项目 | 苍溪县陵江镇江南干道118号,苍溪县妇幼保健院江南新区院内 | 苍溪县妇幼保健院 | 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新建住院部大楼一栋(建筑面积10238.42m2,地上7层、地下1层),地下停车场6125m2,配套建设相应的公用工程包括暖通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项目建成后设置住院病床210张。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 | 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完善医院排水体制设计和建设。项目废水排入院内已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180m3/d,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ClO2消毒工艺”)处理后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中预处理标准限值后经市政管网排入苍溪县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加强污水处理站日常维护, 避免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故障发生事故排放造成污染;认真做好相关防护和保护措施,防止恶臭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2、固废污染源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严禁在施工场地内使用燃煤和焚烧固体废弃物。合理调配和利用工程土石方,尽量减小弃方量。产生弃渣及时运至政府指定地点回填,不得随意倾倒。营运期医疗危险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分区堆放、储存和处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按照危险废物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收集、储存和转运,实施危险废物联单转移制度,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高噪声机械设备应远离环境敏感点,施工场周围设置临时声屏障,防止施工噪声扰民。营运期对风机、冷却塔、泵等高噪声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震、消声等措施,确保场界噪声达标;结合外环境关系及敏感点位置,合理优化高噪声源布置。 |
2 | 嘉陵江流域上游(广元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 广元市利州区、昭化区、经开区 | 广元千润实业有限公司 | 四川清元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本项目为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主要为浩口村沟、小吴家浩沟、韩家沟、周家沟、曾家桥沟、屈家壕沟、回龙河、王家沟、孟家沟、王家沟(将军桥)、向家沟、金柜沟、水柜沟、育才沟、雪峰沟、焦家沟、长滩河、万源沟、马家沟等主沟及其相应的支沟(共计56条)沟渠综合治理。沟渠综合治理主要具体措施为:①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对现有的污水管道进行保护维护、疏通清理、破损修复等;对无污水管道段将新增污水管道,含截污主管、支管、检查井、入户收纳管等配套设施工程。②河底清淤:含河道垃圾清理、河底淤泥清除、生态河底恢复、梳理常流水沟槽等的建设工程。③修复、护岸工程:主要为河堤(挡墙)的新建、修缮维护。 本项目总投资46000万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为169万,占总投资的0.37%。 | 1、废水: 施工期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不外排。临河地段施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施工材料、施工中的废料及弃土应远离河道一侧,严禁临时堆方下河,施工中靠河一侧先采取挡护措施。施工不能将油污或沙石带入河流中,严禁施工产生的废水、垃圾、废弃土石和废油污进入河流水体。清出的淤泥及时清至沟渠外,临时堆放采取相应的防渗、防溢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清淤工程、河堤挡墙等建设,要尽量选取枯水季节 ,同时要对涉水施工段用围堰进行围挡,尽量避免松动的底泥进入水体,围堰内的污水进行沉淀后再排入河道;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管理;清淤时因降水、渗水、施工用水汇集将产生基坑废水,沉淀后,排入河道。生活污水利用施工区周边卫生设施收集处理,减少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管道采取分段试压,试压废水含有少量SS,为清净下水,可直接外排或洒水降尘。项目污水管网工程的实施,将区域沿线居民产生的未经处理生活污水截流至广元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使得污水能够达标处理排放,改善区域水环境。工程完成后,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外排,使得河道水质变好,从而使河道淤积减少,减少淤泥散发恶臭气体量,河道周围空气质量改善。另外,本项目建成后,使得河道得以拓浚,底泥内源污染得以清出,河道调蓄能力和环境容量增加,将污水截流排入污水管网,进而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使得河道内污水与河水完全分流,使得河流沟渠水质明显改善。河底淤泥和两侧垃圾全部清除,使得河道环境大幅改善,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交换改善地表补给源,对改善地下水水质有一定作用。 2、废气: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扬尘、底泥臭气。扬尘采用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合理设置施工场地位置,采用封闭施工、进行打围作业,渣土及时外运处置、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蓬布等措施,可以减轻其影响程度。河道清淤产生的底泥臭气,主要污染物为NH3、H2S,主要采用干法疏挖,在枯水期实施,能够减少河道底泥的恶臭气体发散量;同时通过强化疏浚作业管理,保证疏浚设备运行稳定,可减少疏浚过程臭气的产生,如发现部分疏点有明显臭气产生时,采取两岸设置围挡、加强对施工工人的保护、把受影响人群降至最少。 3、噪声: 施工噪声通过采取合理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文明施工等措施,施工期噪声影响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开挖产生的土石弃方运至龙潭乡元山弃土场消纳处理。土石方在场区暂存时,必须进行有效的遮挡,采取防风、防雨及排水措施,尽量减小堆存坡度,以防产生明显的水土流失;严格控制临时占地区域,竣工后尽快恢复原状。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干化后清运至河道淤泥龙潭乡元山弃土场消纳,淤泥临时干化区地面必须硬化处理,修建围挡设施,防治淤泥溢流。河道及河岸清理的垃圾、生物残体及漂浮物等统一收集后,外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禁止混入弃土以及河道淤泥中,禁止随意丢弃,运输途中禁止沿途撒落。施工期建筑垃圾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堆放。生活垃圾依托施工工段周边既有的环保设施收集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5、生态: 施工期采取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的原则,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减少植被破坏;管沟开挖时对土壤实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开挖产生的土石方不乱堆乱放和渣土下河、下沟渠,并采取相应的拦挡措施,并及时进行回填,防止水土流失和对地表水水体水质的影响 ;施工机械、各类原材料等临时堆放处应选择土地相对贫瘠处、荒土地等堆放,施工后应及时恢复地表植被;禁止全线同时施工开挖,每施工一段就立即进行填埋,其水土流失量将大大降低;必须做好临时施工占地的迹地恢复措施,恢复原有土地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