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经开区下西坝街道铁路社区,紧邻嘉陵江畔,依宝成铁路而建,这里曾写就了广元的繁华。1995年,广元火车站从此迁往上西,铁路社区也逐渐从繁华走向平淡和落寂,变成了市城区典型的老旧小区……
拆围建绿、清杂去乱、治漏排堵,评选“最美阳台”、选“好邻居”、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铁路社区,旧楼换新颜,居民脸上写满笑意,处处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居之美 看旧貌焕新颜
初冬,朝阳升起。60岁的江蓉和邻居们一起走到“邻里会客厅”小广场上,惬意地享受温暖的阳光。
红砖青瓦、木格明窗,一楼一底的老房子经粉饰穿上了漂亮的外衣。门前打造花园、楼道干净整洁,六栋老旧楼改头换面,旧貌焕新颜。
“老房子没有卫生间,洗澡、上厕所很不方便。”家家户户将杂物间改成卫生间,废水排进了管道、沟渠。江蓉说,由于小区年代久远,没有专门的污水管网,晴天气味大,雨天不通畅。
社区96栋住宅楼中,年轻的楼栋已有30多岁,年长的楼栋已年逾花甲,2072户7800余人长年生活在此,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七成。
铁路社区的变化源自2021年。“我们选择临街的文化楼做试点。改造后,街巷更宽,环境更好,社区居民纷纷支持。”铁路社区党总支书记谷晓菊说,看到旧貌焕新颜,一段时间,更多居民和她碰面就问:“谷书记,我们门口好久撤围?”“谷书记,我们小区啥时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最初的打算是,天上治漏,地下治堵。“看到大家热情高涨,还有不少人热心建议,我们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又在改造中融入了文化元素。”谷晓菊说,“南站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时光长廊”打卡点也应运而生。
景之美 让社区变公园
一时间,“南站记忆”“时光长廊”成了社区网红打卡点。周末时光,不少市民纷纷前来拍照打卡,广元人朋友圈广为转发,铁路社区的人气也越来越旺。
人气旺盛,自然也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气息。“原来每天卖80碗左右,现在超过了100碗。周末人气最旺时,可以卖近200碗。”山西刀削面的老板江治富用数据介绍。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王娃中餐店也分享到人气带来的红利。每天营业额上升20%,平均在2500元左右。江治富说,社区越来越美好,居民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攀升,这也是他最直观的感受。
73岁的吴开华是活力小区94幢2单元1楼住户。10多年前退休后,他爱上了养花。他家阳台上,整齐地摆放着杜鹃、绣球、菊花、三角梅等10余个品种的花卉。最初吴开华只养绿萝等绿植,去年社区开展“最美阳台”评选,激发了他的热情,尝试着丰富品种,增加开花植物。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小小阳台花开不断。
“最美阳台”评选,吴开华荣获一等奖。“获奖不是目的,环境变美才是初衷。”吴开华说,居民们自觉清理阳台杂物,很多家中都养花美化环境。
推门见绿,开窗见景。铁路社区正在集中打造一批小区院落、文化广场,让社区变景区,让社区变公园。
人之美 不在貌而在心
文明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唯有贴近群众,全方位覆盖百姓生活、工作,方能沁润人心。
11月初,铁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第一届好邻居颁奖仪式,樊盛菊等10位热心居民获奖。
樊盛菊居住的车辆小区没有门卫室,居民平常收快递很不方便。她主动建群方便大家联系。小区老人多,还有一些租房户,发现哪家没加群,她还会主动上楼敲门加群。
哪家快递两三天没来领,或是有比较贵重的快递,樊盛菊会带回家中,群发消息等人上门领取,或者主动送上门。“哪家水电故障,哪家天然气没费,都可以在群里说。”樊盛菊说,跑腿帮忙充气费,这些都成了她的生活日常。
“友邻有爱”便民服务、“铁路生日会”……铁路社区开展“情系桑榆 致敬南站”老年功能提升项目,进一步健全社区养老体系,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清理社区牛皮癣、美化社区环境、文明交通劝导,铁路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加入轰轰烈烈的创文行动,助力我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百姓幸福生活的最佳注脚。文明城市创建一直在路上。铁路社区不断探索,内外兼修,让文明之花常开盛放,将文明答卷写进社区的街头巷尾。□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汪国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