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人才引育。灵活运用走出去与引进来、全职与柔性、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等方式,在招商引资中配套招才引智方案,打包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0个,柔性引进“周末工程师”12人,引进铝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技术人员4名,8名专家人才入选市第二批“蜀道英才培育计划”。
(2)加强平台建设。依托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合作高校和研究院所科研资源,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平台、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与中铝集团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合作共建铝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推动瑞峰新材与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成功签约,揽山环保、万顺中基等4家企业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八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3)加快成果转化。研究制定《促进项目科技发展新增奖补资金》等政策措施,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开放式、共享型科技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实现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166.77亿元,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实现6783.5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产值4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