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管办〔2013〕54号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开发区“四川知名品牌创建
》的通知
盘龙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相关部门,区内各企业:
《开发区“四川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方案》已经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3年10月26日
开发区“四川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方案
根据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上报四川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规划报告的通知》(川质监办函〔2013〕454号)文件要求,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符合“四川省知名品牌示范区”筹建要求,为推进筹建工作,顺利通过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考核验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坚持走自主创新、以质取胜的道路,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以提高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强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品牌建设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政府服务功能,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加强对品牌的宣传、培育和保护。
(二)自主创新,提高质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增强品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质量管理,走质量兴企,以质取胜的道路。
(三)市场导向,重点培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企业围绕消费需求打造品牌。对于重点产业领域品牌要加大培育力度,引导其在市场竞争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各方参与,形成合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和推动品牌建设,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促进有力的品牌建设机制。
三、总体目标
通过2年的筹建活动,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计量、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到50%以上,培育一批影响力大、质量信用度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足、健康环保型的名牌产品。到2015年,力争实现GDP总量过3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的总体战略目标,实现主导产业占区域GDP比重达80%以上,全区生产总值和利税每年递增15%以上。
四、任务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教育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经营管理理念,把以质取胜的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强化企业法人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通过在企业业主和质量管理人员中举办各种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和组织企业参加较高层次的质量管理报告会及交流活动等形式,从领导和管理层面上增强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鼓励和指导企业对员工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提升其从业能力,确保员工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增强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区经济商务发展局、区工商分局)
(二)大力开展园区内企业普查建档工作。对园区内企业全面进行普查建档,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档案,并实行电子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状况。到2013年底,全面完善和更新园区内生产企业的质量档案。(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区经济商务发展局)
(三)大力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确保园区生产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争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力争到2015年底,四川飞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填补行业空白,区域内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到50%以上。(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区经济商务发展局)
(四)完善计量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提供的技术支撑。建立和完善计量监督管理机制,积极开展能源计量活动,促进企业节能降耗。(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区经济商务发展局)
(五)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部门合作,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联动机制,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定期发布质量诚信信息。加强质量诚信道德教育,培育“诚实守信”的质量文化,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市场主体的质量信用意识。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鼓励质量守信企业争创省级质量信用AAA企业。到2015年,实现省级质量信用AAA企业5-8家。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为品牌发展营造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区国税分局、区地税分局)
(六)大力实施品牌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大力推进电子机械、食品饮料、有色金属三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新型材料、能源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五个重点产业的建设,引导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快速聚集,实现“3+5”产业体系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实施培育品牌发展战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创建品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争创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和广元市知名品牌、知名商标,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加大对获名牌产品、著(知)名商标的奖励和宣传力度,大力表彰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的企业。树立品牌建设企业标杆,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和品牌企业带动优势,促使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优质企业集聚。到2015年底,实现新争创四川省名牌产品3-5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广元市知名品牌5-10个,广元市知名商标5-10个。(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区国税分局、区地税分局)
(七)大力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娃哈哈、飞亚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将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成效、名牌评价,与申报政府质量奖及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评选结合起来,形成激励机制,激励和引导广大企业和全社会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争创质量管理先进班组和质量标兵活动,有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到2013年底,争取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获全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
(八)加快推进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注重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和专利化,扭转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产业发展状况。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品种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研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产业化基地,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到2015年,新建2个以上工程研究实验室,发展10个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
(九)严格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监管制度。强化对原辅料、产品进出口环节质量监管,增强产品质量溯源能力,建立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制度,健全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撰写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供政府决策。落实质量和打假责任制,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加大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力度,营造有利于品牌成长的市场环境。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及时将科研成果、核心技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知识产权的转让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和争创品牌的积极性。(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区安监局、区经济商务发展局、区公安分局、各街道办事处、盘龙镇政府)
(十)广泛开展质量对比提升活动。比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引导各龙头企业开展绩效对比。制定质量对比提升工作制度,建立科学评价方法,为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提供质量改进的参考和依据。制定质量改进和赶超措施,优化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创新管理模式。建立质量提升服务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实现质量提升和赶超。(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
(十一)创新品牌培育、保护机制。加强政府激励引导,树立典范,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名牌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完善品牌建设奖励制度,加大对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以及在品牌培育和推进工作中组织实施得力的部门的奖励力度。建立品牌价值测算制度,为企业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提供服务指导和技术支撑。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加快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步伐,支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携带技术标准“走出去”,树立开发区品牌形象。(责任部门:区质监分局)
(十二)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质量兴企、品牌兴区”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社会对于质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政府和企业重视质量,新闻媒体宣传质量,社会、百姓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质量月、“3·15”、“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增强全民质量意识。(责任部门:区党群工作部、区质监局分、区工商分局、区公安分局、区安监局、各街道办事处、盘龙镇政府)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3年8月至10月)
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筹建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对筹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通过宣传动员,使广大企业和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四川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工作对促进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确保筹建工作顺利完成。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5年6月)
夯实区域品牌建设的质量基础。积极发挥标准化工作基础建设、认证认可的作用;建立检测水平高、专业性强的区域公共检测实验室和技术服务平台,完善计量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确保区域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培养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开展品牌价格测算工作,提升品牌价值;建立品牌的顾客满意度测量体系,开展用户及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营造出有利于品牌成长的良好氛围。
突出区域产业发展特色。结合开发区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律,创新培育品牌的方法,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机制。
(三)申请验收阶段(2015年6月-2015年8月)
根据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的四川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考核指标进行自查,在自查达到验收标准的基础上向省质监局提出考核验收申请,并积极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好验收专家组的考核验收。
二、保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全区上下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把创建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指定专人具体负责。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上下同心、内外用力,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筹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筹建工作责任制,完善质量工作机制,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质量工作格局。加大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投入,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强化质量工作基础建设,提升质量监管部门的履职能力,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三)创优发展环境。积极培育规范、透明的政策环境,努力创建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质量提升、品牌建设方面给予土地、财政和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奖励。
(四)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创办简报、制作广告宣传牌等方式,对筹建工作内容、进程、典型事例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在“3·15”、质量月等活动中要突出对四川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的宣传和报道,使筹建工作深入人心。
(五)强化检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确保筹建活动取得实效。对筹建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管委会将予以表彰奖励。
2013年10月26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