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长产业链条。依托龙头企业渠道、品牌、技术等优势,搭建起以商招商桥梁,开展填空式、补充式招引,招引8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群集聚,建成国内领先的铝灰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初步构建起“绿色水电铝—铝精深加工—铝资源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关联度达78.3%。
(2)推动创新发展。依托铝基材料重点优势产业,联合全区36家重点铝产业上下游企业成立铝产业创新联盟,探索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机制,建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搭建创新平台, 建成中南大学技术转移(广元)中心、铝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40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融合支持平台。
(3)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数字赋能,打造“5g+工业互联网”管理模式,谋划建设数字园区,通过监测、整合、智慧响应的方式,赋能园区安全、管理、经营和服务环节。探索建立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下发整改通知40余份,开展警示约谈3次,推动园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消减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