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单位和个人疫情防控责任义务问答材料

单位和个人疫情防控责任义务问答材料

发布时间: 2022-01-30 来源: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一、单位、个人在疫情防控中的责任和义务

(一)单位在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责任?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所有市场主体以下简称各单位要制定完善本单位疫情防控方案,指定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规定。

1.人员管理。(1建立员工外地出差、旅游等往返登记制度及时做好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与感染者有轨迹交叉员工排查并向所在社区报备。2做好员工每日体温症状等健康监测建立监测档案督促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的员工及时就医排查对高风险岗位员工按照要求开展定期核酸检测。(3提示员工随身携带口罩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公众服务行业应督促工作人员佩戴口罩。4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最新规定和动态通过张贴海报、播放宣传视频、微信、微博等方式加强对员工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5发现“红码”人员时应立即联系就近发热门诊上门接诊督促员工做好个人防护等待 转运管理发现“黄码”和与感染者有轨迹交叉人员时应立即督促员工戴好口罩到就近核酸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6按照重点人群“应接尽接”的原则组织员工做好疫苗接种工作。(7做好外来人员佩戴口罩、体温检测、扫码亮码工作无码人员重点登记姓名、电话、现居住地、外出史等信息发现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禁止进入并提醒其主动向社区报备同时将人员信息报送所在地社区

2.场所管理。(1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在办公室食堂和卫生间等场所应设置洗手设施如无洗手设备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2加强办公区域、会议场所、卫生间、食堂、宿舍等场所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的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3加强对办公区域、会议场所、卫生间、食堂、宿舍及其他活动场所和物品的清洁消毒适当增加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4减少集体性聚集活动确需开展的要严格控制参与人数落实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鼓励错峰用餐减少堂食和交流鼓励采用无纸化办公降低接触传播风险。5在电梯等密闭空间内应要求人员佩戴口罩。6重点场所、重点机构还应按照国家、省和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场所管理

3.应急处置。(1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或处置流程并定期开展演练。2做好适量的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3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立即做好单位出入管控减少人员内部流动通知不在单位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并向所在社区报备。4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做好人员转运、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场所管控、人员安抚等工作。5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各单位在落实好以上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国家省和属地相关规定有针对性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单位、个人在疫情防控中有哪些义务

1.如实报告义务。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2.紧急自救义务。《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3.服从指挥、积极防疫义务。《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4.接受预防、控制措施义务。《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个人、企业、其他组织等违反疫情防控期间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

(一)对妨害新冠肺炎防控不服从、不配合或者拒绝执行有关政府决定命令或者措施如进入公共场所拒绝出示健康码、不配合体温检测与登记等行为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含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有关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疫情防控公务的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以“袭警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对于新冠肺炎确诊者、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拒绝配合检疫、隔离、治疗,擅自离开隔离地区的,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作为新冠肺炎确诊者、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应该无条件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 制措施配合隔离治疗拒绝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的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刻意隐瞒曾途经疫区拒绝接受检疫、隔离肆意接触他人过失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涉嫌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三)对于疫情期间违规举办规模性聚集活动,会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疫情期间违规组织群体性聚餐活动的举办者造成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风险的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同时已经确诊病人或者疑似 病人参加群体性聚餐的根据《刑法》一百一十五条规定,还可能涉嫌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四)疫情防控期间聚集赌博、为赌博提供场所的,会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以“赌博罪” “开设赌场罪”论处。

(五)个人和组织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的,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编造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虚假、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虚假、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涉嫌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据《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五条的规定涉嫌构成“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会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涉嫌构成“妨害公务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七)在疫情防控期间,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的,会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在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在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最高可判处死刑。对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可能涉嫌违反《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涉嫌构成“抢劫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八)在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隐瞒行程,传播疾病危害公共安全,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按照“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九)在疫情防控期间,商家哄抬物价,发国难财,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从零售商店或者其他渠道套购紧俏商品就地加价倒卖、垄断货源、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此种行为是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至第十二条规定对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垄断货源、囤积居奇、牟取暴 利的处以通报批评、限价出售 商品、强制收购商品、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销货款、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十)假借疫情,发布虚假商品广告,会承担何种刑事责任?

答: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假借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涉嫌构成“虚 假广告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十一)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会承担何种刑事责任?

答: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突发传染病传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

(十二)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防疫用品的名义诈骗,会承担何种刑事责任?

答: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涉嫌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疫情防控期间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有关规定,会承担何种纪律责任?

答: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的纪律责任。

(二)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的,会承担何种刑事责任?

答: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编制但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时,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四百零九条的规定,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opyright 2007-2022 jsj.cngy.gov.cn online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00522号-6 网站标识码:5108000044

主办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电话:0839-3266750   维护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宣传信息中心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3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