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海绵城市”进校园 打造会呼吸的学校

“海绵城市”进校园 打造会呼吸的学校

发布时间: 2023-12-18 来源:广元日报 分享: 【字体: 打印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校园,雨水花园里的喷灌设备按时启动,阳光穿过水雾,形成了小小的彩虹。

12月12日,在“海绵校园”试点校之一的利州区东城实验小学,目光所及之处,清爽干净,经过海绵化改造的校园让人耳目一新。

“东城实验小学是我市率先完成海绵化改造的学校,即将完成改造的还有广元中学和市实验小学。”市住建局海绵办工作人员表示,丰富的“海绵设施”不仅缓解了城市内涝,提升了景观品质,也能让莘莘学子零距离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成效。

“你们看,倒在透水砖上的水没几秒就渗透到地下了,下雨天根本没有积水。”该校海绵化改造施工方负责人李天炳将一大桶水泼向地面,自豪地向笔者展示海绵交通示范道的透水能力。

沿着透水沥青铺设的示范道前进,校园左侧的雨水花园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该校海绵化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雨水调蓄回用池,其作用是对操场和教学楼屋顶等外侧来水(尤其雨水)进行渗透、滞留、利用以及排放。

在雨水调蓄回用池表面的花园里,植被种类丰富,一派生机盎然。配备的喷灌系统,通过操控人员手机里的智能系统设置浇灌时间,便能定时启动将调蓄池里的水压入喷头,循环利用浇灌地面草木。

更有趣的是,喷泉单车作为雨水花园的配套设施,它通过感应骑行者的动作和力量,将喷泉的水流与骑行者的动作进行同步,骑行速度越快,喷泉越盛,建成以来深受学生们喜爱。

“在骑喷泉单车的时候,我们能感受水被吸起来再喷射的过程,非常有趣,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四年级五班学生王柯懿高兴地说。

雨水花园、无土栽培室、学生实践基地、鱼池……雨水调蓄回用池存储的雨水被输送到校园内各个区域充分使用,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海绵化’改造前,校园地面积水严重,地下管网堵塞,绿地空间利用不足,现在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谈起海绵学校建设成果,副校长王渊喜上眉梢,“学生们对海绵项目有了更多了解,同时将海绵项目的环保理念传播出去。”

“该工程地下部分是以安装管道为主,采用渗水材质管道取代了以前的混凝土管道,这种管道质量好,口径大,排水功能更强。”李天炳说,将其与市政管道相连后,过多的雨水将通过市政排水系统流畅排出,解决了校园积水问题。

据介绍,该校重点对校内的建筑、排水系统、铺装、植物、景观等进行改造提升,建设了180平方米雨水花园、100立方米雨水蓄水池等多种设施,铺设了2200平方米透水砖和1850平方米透水沥青,改变了以前雨污混流、管道交错的现象。

copyright 2007-2022 jsj.cngy.gov.cn online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00522号-6 网站标识码:5108000044

主办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电话:0839-3266750   维护单位: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宣传信息中心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3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