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三岔河上架起“连心桥”

苍溪县交通运输局 2025-04-08 分享:

正是人间四月天,苍溪县石马镇三岔河边的香椿树早已萌发新芽,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正肆意开放,一座新修的桥梁如一道彩虹横跨在蜿蜒的三岔河之上,成为连接两岸村民的重要纽带。老人们拄着拐杖,步履稳健地走在桥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摩托车、三轮车和小型货车在桥上来往穿梭,司机们互相礼让……群众都称这是一座“连心桥”,这座桥的背后有何故事?

阻断十年路,村民苦等“连心桥”

石马镇岳王村是距苍溪县城最远的村落,与巴中市的恩阳、南江两县毗邻,三岔河傍村而过。几年前,这里的交通基本靠走,连接外界唯一的漫水桥早已破烂不堪。每逢雨季,河水暴涨,桥面便会完全淹没,村民出行只能冒险涉水,当地人称这桥为“夺命桥”。

“书记啊,这河一涨水,大人尚危险,可怜念书的娃,周末回不了家呀。”70岁的谢大爷抹着眼泪说。“哎,就是哟,十年来因涉水过河发生的事故时有发生,累计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更令人揪心的是:三县交界的区位优势因通行梗阻沦为发展劣势——优质的山货运不出去,采购商望河兴叹,年轻人只能纷纷外出谋生。”老支书文永盛手中的旱烟袋一明一熄,浑浊的河水呼啸而过。村老党员陈军翻出泛黄的村档案:“1985年、2003年、2017年三次建桥动议,都因资金问题成了泡影,村里穷,实在拿不出这钱。”

党员带头群众跟——一场特殊的动员会

2023年9月,苍溪县交通工程建设事务中心选派的向旭辉到岳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全面落实帮扶责任,随即围绕交通补短板、产业锻长板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

2023年10月,在了解漫水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后,他暗下决心:“必须把修好桥列为头等大事,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桥建起来!”在党员大会上,他攥紧了支书文永盛的手,我们要组建“党员攻坚队”,他率先捐款建桥。在他的带动下,支委委员文敏贵也主动请缨:“建桥物资和日常管理我负责。”经初步预算,建桥资金约38万元。他萌生了“村民自筹+社会捐助+村民自建”的念头。

《募捐倡议书》发出的当天,村里的微信群响个不停:“我捐10万!当年,我外出考试因洪水阻隔,是乡亲们用竹筏连夜送我过河。”在新疆务工的李军第一个响应。“算我1万!等桥通了,我要回来开农家乐。”紧接着,在成都发展的李小妹也打来视频电话。还让人动容的是村里专业技术人才的助力。桥梁工程师白建国带着整套设计图纸从省城返乡:“这桥我来免费设计!”施工员李吉美自愿承担现场施工工作,村民向师傅把自家挖机开到了工地……村委会干部白天跑工地,夜里整理募捐名册,泡面盒在窗台摞成了小山。“那天晚上收捐款时,我的手机不停振动,光转截图就转了十几张!”支书文永盛动情地说,短短十来天,就筹措资金32万元。

众手托起“连心桥”,干群合力谱新篇

开工那天,78岁的杨阿婆拄着拐杖送来一篮鸡蛋:“给乡亲们补补身子。”施工现场成了全民课堂,老石匠带徒弟凿石料,妇女们支起大锅烧饭,放学孩童帮着递工具。虽然寒冷,但村民们的心却是火热的。他们顶着寒风,在河边忙碌着,焊接钢架、砌筑桥墩、铺设桥面……

村民们顺排工序、倒排工期,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抢晴天、战雨天,仅仅用了3个月,一座总长38米、宽6米的钢筋混凝土桥于2025年3月底建成投入使用,较计划工期提前2个月。河对岸鸡鸣犬吠,炊烟袅袅,85岁的王大爷坐着轮椅,被抬到了横亘在三岔河的水泥便桥上:“我这辈子都没想过能从自家门口过桥到镇上卫生院!”

桥通人和百业兴,乡村振兴赋动能

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也为岳王村的蔬菜、中药材等山货出村奠定了基础。如今,通过“连心桥”它们源源不断运往山外,村西头的农家乐已悄然增加了4、5家,村民人均收入不断提升。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座桥成了凝聚人心的纽带,名副其实的“连心桥”。就连曾经看衰修桥的李老汉,如今逢人便夸:“这届干部,是真把老百姓装在心里的!”

“修桥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只有让群众看到实惠,尝到甜头,才能真正干群一心,赢得信任。”向旭辉说。这座由党员干部带头、群众齐心共建的桥,不仅跨越了地理上的沟壑,更架起了党群同心、携手同兴的“连心桥”。驻村第一书记与三岔河桥的故事只是苍溪县乡村振兴成效的一个缩影,更多美好的故事,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正在徐徐舒卷开来……(汤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