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走进青川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只见一条条硬化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栋栋标准厂房鳞次栉比,智能制造标准厂房、办公楼、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等一应俱全。
“企业只需对厂房稍加改造,便可快速投产,水电等要素保障也同步到位,能有效满足企业早入驻、早投产、早见效的需求。”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王煜烈介绍。
凭借完善的配套设施,青川县成功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2024年底,晶石新型能源(四川)有限公司入驻园区,该企业专注锂电池材料研发,现已将锰酸锂正极材料项目设备全部从无锡搬迁至青川,预计6月可投产。
“一期年产3000吨,产值超1亿元,未来将扩产至万吨规模,年产值突破3亿元。”晶石新型能源四川项目负责人楚朝晖信心满满。
企业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作为一家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点企业,晶石能源投产前需稳定天然气供应,为此,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成立“一对一”服务专班,仅用1个月便完成了3公里的管道铺设,有效保障了企业天然气稳定供应,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专班对接、限时办结,破解企业从落地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难题,这正是青川县 “1+5” 营商环境机制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青川县创新运用“1+5”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通过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完善全链条配套服务,以“筑巢引凤”为突破口,吸引优质企业集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标准化厂房的陆续建成和企业相继入驻,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条正逐步建立,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组装,企业不出园区即可完成全流程协作。
“上游原料商中哲、中创启源与我们仅‘一墙之隔’,极大地便利了企业间的技术交流,降低了运输成本。”楚朝晖说,这种“邻居变伙伴”的产业协同模式,正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迈向“链式共赢”。
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产业链条“无缝衔接”,企业来青川“拎包入住”……从“等商来”到“引凤栖”,青川县以基础设施“硬支撑”和营商环境“软实力”双轮驱动,2024年以来,成功签约光伏发电玻璃、循环铝生产线、磷铁锰酸锂等10个重大项目,协议投资达110.32亿元。
如今,一个“产业园就是生态圈”的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成为青川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