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锚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主攻方向,聚焦聚力实体经济攻坚突破,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
如何结合广元市情实际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刚刚召开的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明晰——举全市之力集中资源,以打造中国绿色铝都为引领,推动工业经济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再造一个“工业广元”。
做大能级
构建“一核两翼”产业发展新格局
6月29日,广元经开区袁家坝铝产业园区内,四川万顺中基铝业有限公司第一台冷轧机投入使用,标志着年产13万吨高精铝板带箔项目全面投产的同时,也折射出我市集聚优势赋能铝产业发展的信心。
作为“南铝北铝”交汇之地,经过30多年发展,我市现有规上企业近50家,电解铝产能61.5万吨、再生铝产能170万吨,铝加工能力180万吨,产能规模、产品种类、技术装备等走在全省及区域前列,2022年实现产值342亿元。
而今,我市积极推动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元奠定坚实基础,计划到2027年,形成100万吨电解铝、200万吨外购铝锭、25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的原铝规模,建成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中国绿色铝都”。
谋定而后动。坚持全市“一盘棋”,着力构建以广元经开区为“核心”、青川县和剑阁县为“两翼”的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格局,奋力实现科学布局、集聚发展。
“今年我们计划招引20个以上亿元项目落地建设,再用一年时间,力争聚集100家以上的涉铝企业在辖区建成投产。”广元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杜剑说。
市经济合作局副局长母映伟介绍,在今年招商引资方面,广元经开区重点招引铝箔材等铝精深加工项目;青川县围绕年产7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产能重点招引建筑铝型材等绿色低碳下游精深加工项目;剑阁县围绕年产5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规模招引再生铝及下游精深加工项目……
融通发展
8条主链18条细链组成产业图谱
7月15日,位于广元经开区袁家坝工业园的安驭铝合金车轮有限公司轮毂毛坯生产车间内,工人们从780摄氏度的取水炉里舀起一桶铝液,浇铸在模型上,再经过毛坯成型、机械加工等工序,一个个锃亮的铝合金轮毂便“诞生”了。
据公司总经理助理赵钢毅介绍,去年以来,在国内奔跑的汽车大军中,有超20万只轮毂印上了“广元名片”;而奔行在东南亚等地区的汽车中,有近60万只轮毂来自“广元造”。
同一时间,在铝产业龙头企业广元中孚铝业门前,一辆辆载着电解铝原液的车辆驶出,开往位于园区内的久达新材料等企业,最快只需5分钟就能完成“车间到车间”,进入下一生产环节。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原材料就地配套、铝水就地转化、产业链多次延伸、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初步构建起“绿色水电铝—铝精深加工—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条,聚焦高端铝型材等8条产业主链18条细链瞄准行业标杆企业,引进实美科技年产1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项目等企业近20家。
企业相互依托,链条环环相扣,产业持续壮大。
“下一步,将继续做大做强现有铝板带箔、高端铝型材等4条主链,大力培育高端铝、铝杆线缆等4条主链。”市经济和信息化党组书记、局长罗凌云表示,目前我市已培育扶持广元中孚、万顺中基等优势企业,
推动产业从基础原材料向先进材料提升、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
创新发展
推动产业向更高附加值迈进
4月27日,我市成立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当天,研究院便与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将从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并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在广元弘昌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良忠看来,“研究院的成立,让广元铝基材料产业有了强有力的‘主心骨’,大家发展信心更足更强了。特别是把实验室放到企业车间,打通了外部智库与企业创新的‘最后一米’……”
而根据规划,下一步我市将创建省级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推动铝基新材料产业向更高附加值迈进。
与此同时,我市还制定推行《支持”百企千亿“中国绿色铝都建设十条措施》,从补链强链、提能升级、项目招引等十个方面予以支持……
初心不改,未来已来。
未来5年,我市将全力把铝基新材料产业打造成超千亿元产业,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铝基材料产业基地、成渝地区铝产业协作配套基地。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