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新有
问:四川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
答:这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四川经济发展赋予四川工业的新使命。
必须明确,建设先进制造强省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四川“工业强省 产业兴省”基本思路的延续和提升,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张蓝图绘到底”。
从趋势上看,先进制造业的着力发展已经成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的战略。去年5月,国家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就我省而言,“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连续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顺利突破3万亿元,在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变化时,四川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所以,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先进制造强省”的目标。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建设先进制造强省,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的关键之举,是破解我省经济发展难题、顺利实现“两个跨越”战略目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意义十分重大。
问: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四川的底气何在?
答:要“强”首先必须先“大”,要有规模才能有质量、有效益。2015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3万家,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1.2万亿元,占GDP的40.1%。
与此同时,四川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油气化工、饮料食品、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等研发生产基地,培育了长虹、东方电气、二重、五粮液、新希望等知名企业,是全国工业大省之一。
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制造业总产值达到3.53万亿元,是2010年的1.82倍,支撑全省工业增加值从全国第8位上升为全国第7位,初步形成了以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为先导、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以七大优势产业为依托的先进制造业梯次发展体系,全国制造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问: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首先,要聚焦高端产业领域。当前,先进制造业正孕育着新的产业突破,以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效发电和核技术应用、航空航天等一批全链优势产业更是风口待飞、蓄势待发。
从已有经验来看,做好“四个坚持”是必须的:坚持高端引领,抓好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育;坚持重点突破,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快发展;坚持强基增能,全面推动技术进步和载体建设;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
其次,要主动融入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开启了制造强国建设新征程,为我省制造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应聚焦工业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速度换挡难题,突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争当制造强国建设的主力军,进一步稳定四川工业在全国的重要位次。
再次,要加快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也是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引导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比重达到1.5%以上,全省制造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达到60%以上。今年,我们将启动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
还有,要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技术、设备、工艺、产品、管理改造为重点,支持我省制造业企业开展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四基”能力提升为重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围绕消费升级,着力推动白酒转型和化工、水泥重组,促进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产业提档升级,焕发传统产业新的活力。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
由大到强迈向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征程
从十大重点领域、七大工程看四川建设先进制造强省基本路径——
我省工业发展有了新内涵——《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锁定了十大重点领域、七大工程,以此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全省先进制造强省工作。为什么锁定这些领域工程?背后又透出全省抓工业怎样的思路?
总体来看,这是经济新常态下四川工业发展的必然,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尽管我省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大发明专利不多,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受制于人;产品水平不高,制造业知名品牌数量少、销售收入占比低;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滞后,自动化、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繁重。
今年,我省将编制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与燃机、高效发电和核技术应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农机装备、油气钻采及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的路线图,并分类推进十大重点领域稳步发展。
为什么是这十大重点领域?从方向看,锁定高端产业领域和产业高端环节是主要指向。“简言之,就是要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以更加优化的结构拓展制造强省建设的新空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通过重点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以产业体系的优化来再造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比较优势。
从现状看,我省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维持在85%左右。不过细看行业内部,却有些变化:一方面,以石油炼化、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资源加工业比重有下降趋势;以计算机通信、汽车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装备制造业比重逐渐上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更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更能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发展。”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我省提出提高四川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四川制造业基础能力等十大任务,同时还将配套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七大工程。“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十大任务和七大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让全省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从规模速度型转移到质量效益型的轨道上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阐释,我省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培育制造强省建设的新动能,以新模式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
此外,从十大任务和七大工程来看,“提升四川制造业基础能力”“工业强基”工程都占据较大篇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基础,以“基础实”夯实先进制造强省建设的新支撑。
发展路径已经锁定,号角已经吹响,四川建设制造强省已经在路上!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