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经济工作体现“六性六化”特点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李后强博士
2010年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表现出“六性六化”的特点。
“六性”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说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说明要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说明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2010年将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特别是要做到“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六化”是:
一要着力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化水平。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三要努力加快产业发展的高新化进程。要求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要大力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化层次。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
五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要深入实施市场拓展的多元化战略。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开放,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
推进城镇化和扩大内需是最大的亮点。启动民间消费、民间投资和“放宽落户限制”将影响重大。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说明房贷优惠政策明年可能继续实施。
主办单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2002444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8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9
联系电话:0839-328709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263686 邮箱:27184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