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旺苍县反映应警惕防范家委会“走变样”

旺苍县反映应警惕防范家委会“走变样”

日期: 2021-11-17 来源: 旺苍教育 羊东梅 李济天 分享:
【字体: 打印

教育下一代需要“合力”,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力量三位一体,才能达到高质量教育的效果。2012年,我国教育部就发布《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家委会的设立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有效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近年来家委会开始失去原色甚至“走变样”,个别家委会服务意识不浓,没有大局观念,家委会成员仅想为自己的孩子谋利益;少数家委会在开展活动中,民主意识不强,存在强制要求其余家长按期参与等现象,严重违背了创立家委会的初衷,如何让家委会正确发挥其作用值得思考和研究。旺苍县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教学阶段,覆盖县、乡、村所有学校,都设立了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的家委会。

一、存在的问题

(一)家委会产生过程“流程化”很多学校都会建立校级、班级家委会,但由于疫情需要不聚集、工作忙等各种原因,在建立过程中缺乏民主推荐和自我推荐,家委会成员往往由班主任推荐、学校审核后产生;没有作好前期宣传工作,家委会更多的代表了班主任意愿,容易导致家委会在履职过程中,为家长代言、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和评议的职能发挥上受班主任影响较多;而学校在推荐家委会成员时,没有更多征求家长的态度,只看表面现象,而不是考虑参与管理的能力和奉献精神,使家委会变成了“拼家长会”。

(二)家委会实际作用打折扣。由于农村地区学校存在很多留守儿童,监护人基本是隔代亲属,导致选出的家委会成员履职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农村学校举办活动需要家委会参与统筹安排时,家委会成员将自己置身事外,处于被动的状态。加之个别学校和老师重视不够,认为家长委员会纯粹是个形式,部分班级淡化其功能,有的班级从来不让家长委员会参与班级事务。以旺苍县为例,我县近80%的学校是农村学校,很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学生平时由爷爷婆婆监管,选用有影响力的家委会代表难度大,开展工作时不能到位,没有发挥家委会的应有作用。例如我县部分学校订购校服及床上四件套时,就需要家委会出面参与选材、谈价,但是一些家委会并不主动参与,没有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家委会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三)家委会成员“功利化”。家委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服务组织,要求其成员有服务意识,但个别家委会成员十分“功利化”,把进入家委会作为接近老师、方便为自己的孩子谋利益的途径。个别班级的家委会成员,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向班主任提出为孩子争取利益的请求,这样的行为会使得家委会风气受到严重影响。旺苍县在调研中,就有学校反应,开学初各班要对课后辅导的实施做一个搜集家长意愿的前期工作,家委会成员确实在收集民意的工作上积极主动,但我们发现极个别家委会成员却在活动正常启动后,有意无意向班主任表示“可否让我孩子在毕业前入团”的请求,这样“搞特殊”要求如不遏制,将会对班级乃至学校的管理造成恶劣的影响。部分家委会成员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关注不足。以旺苍县为例,一些学校开展了许多有利于孩子的活动,如社团活动的开展,但有家委会反应舞蹈、体育、象棋等各类艺术活动都不参与考试,没必要每天开展,可以看出这些家委会没有发挥推动学校工作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作用。

(四)家委会预老师工作。个别家委会没有有效挖掘其专职功能,简单的成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传声筒。只是向社会解释介绍学校工作为主,家长们常常以“被告知”的形式获得学校信息,家长的行动很被动,无法发挥共同教育学生的积极作用。在旺苍县实际学习中,如在新教育进行中,对于学生选择阅读书时,家长委员会把此决定交予老师,不能更好的表达家长群体的意愿,甚至个别家委会成员放大了自己的“权利”,在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座位的调整,老师教学方法,学校任命的科任老师进行指点,质疑老师的工作。

二、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建议相关部门引导学校、班级、家长、社会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二)严格程序,民主选举。建议有条件地区引导改善家长委员会选举程序,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民主选举。通过自愿与推选相结合的办法,选择工作能力强、热情高、责任感强、愿意为教育服务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们实现“学校工作我支持,家委会工作我参与”的局面。家委会要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要选举那些有公平心和正义心的家长进入家委会,防止心术不正之人夹杂其中。家委会要回归初心,而不能成为不正之风的附庸。

(三)加强培训,家校共育。建议学校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工作,宣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找有经验的家长宣传科学育人理念,实现家校共育,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纽带发挥,帮助成长。建议家长重视有效发挥家委会的纽带作用,加强家校沟通,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充分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家委会如能合理地利用家长的特殊资源,对于课程活动的个性化、特殊化有很大帮助。

网站主管部门:广元市教育局信息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 电话:0839-3263630 传真:0839-3263600

举报电话:0839—3261337(信访科) 举报邮箱:2631218546@qq.com 其他举报方式:0839-3263600(传真) 信函邮寄: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市教育局办公室)   邮编:628017 市纪委驻教育局纪检组信访举报电话:0839-3239860 主办单位:广元市教育局 蜀ICP备16025822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