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无声 让爱回响
——记第六届“广元教育之星”广元市宝轮中学学生家长黄维兵
核心提示
18年前的秋天,他轻度智障的妻子即将分娩第5个孩子时,他汲取之前失去4个孩子的教训,早早地让妻子到医院待产。最终,在那一年的秋天,43岁的他有了生命里唯一的女儿——黄萌。
他是广元市宝轮中学学生家长黄维兵。黄维兵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他起早贪黑地劳作,倾尽所有支持女儿求学奋进。手捧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证书时,黄萌说:“父爱无声无息,却又从不停息。爸爸,谢谢您,让我成为您的女儿,才有了如今的我!
“奖状很多,这么高一大摞,我都给孩子整理得好好的。”在广元市宝轮中学鸟语花香的校园内,学生黄萌的爸爸黄维兵面对采访时有些腼腆,但一提到女儿黄萌,他激动起来,一边乐呵呵地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黄萌是宝轮中学高2021级1班学生,母亲长年患病,父亲是宝轮镇一名环卫工人,虽然家境困难,但是父亲黄维兵倾尽所有支持女儿读书。黄萌不负所望,在宝轮中学老师们的倾心培育下,不仅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助人为乐,自强不息。
父爱无声,让爱回响。从孩子哇哇啼哭,到第一声叫爸爸,再到进入小学、初中、高中学习,黄萌说:“爸爸从来没有吼过我,更没有打我,他总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爸爸对我的爱,就像大山一样深沉,这也是我奋进的力量之源。”
不惧风雨 用爱撑起一个家
“爸爸,我爱您,您是我心中最好的爸爸!”10月9日,黄维兵作为家长代表,应邀参加了女儿所在班级举行的“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黄萌拥抱父亲并表达她对父亲深藏在心中的敬爱。

高2021级1班师生的掌声久久回荡,父母倾心关爱子女,子女心怀感恩孝敬父母,这是长期以来宝轮中学开展感恩教育,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一个镜头。
黄维兵是重庆市铜梁区人,早年间当过兵,退伍后跟随村里建筑队来到广元务工,后经人介绍,与宝轮镇的蒋金容结为夫妻。2005年,黄萌出生。蒋金容常年因病痛服药,花销极大。一家子的重担,全靠黄维兵支撑以及蒋金容的母亲和姐姐一家帮衬。
黄维兵摆过摊卖过菜,四处打过零工,想方设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10年前,黄维兵成为宝轮镇环卫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工作。虽然很少陪伴黄萌,但黄维兵时常教导女儿,“人穷志不短,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黄萌深受影响,立志成才。
自小,黄萌便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深知父亲的不易,每次父亲外出劳动她也跟着去,父亲工作时,她在一旁画画、做作业,从不给父亲添乱。她勤俭节约,在吃穿上从不与人攀比。
上学以来,黄萌热爱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对她都赞赏有加。
再苦再难 也要送女儿读书
对于黄维兵来说,女儿成长得优秀,是他最大的欣慰与骄傲。现已进入高二的黄萌,在家里孝敬父母,在校不仅各科学习成绩一直排名前列,还担任班级团支书,阳光奋进。
2018年9月的一天,黄维兵因腿受伤,洗脚很困难,但却不愿意让黄萌帮助,黄萌说:“爸爸,以前您给我洗脚,现在我给您洗脚,我是大人了。”在触摸到父亲满是老茧的双脚时,黄萌眼眶湿润了,更加懂得幸福来之不易。从那以后,黄萌每周都要为父亲洗一次脚。母亲身体不好,黄萌一有时间便帮着做饭洗衣,主动承担家务,力所能及地照顾母亲。
“女儿很乖巧,看到女儿有进步,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每当有人问起女儿时,黄维兵开心地说。
当问到家里那么困难,就没有想过让女儿辍学吗?
黄维兵回答:“再苦再难也要让女儿读书,考上好大学,这是我作为父亲的责任。我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只读了小学三年级,我要让我的女儿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黄萌的父亲非常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即使困难再大,他都支持孩子上学,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黄萌的班主任林秋桔说。
拾金不昧 助人为乐好家风
“为两位可爱的孩子点赞!”“宝轮中学的学生真棒!”2022年1月5日,宝轮中学学生黄萌和王宇欣收到失主任新元委托宝轮镇派出所送来绣刻着“拾金不昧,品德高尚”字样的锦旗。
2022年1月2日,中午放学时分,黄萌和王宇欣在宝轮镇泗河子路拾得现金一万元。黄萌立即报警,并将一万元现金交到宝轮镇派出所民警手中,经多方调查,最终将现金分毫不差地交还给了失主。
黄萌的父母辛劳一生,待人真诚,心怀坦荡,身处困境也从不怨天尤人,在泥泞之中依然心怀光芒。小时候,黄萌跟随父亲黄维兵上街打扫卫生时,父亲经常拾到别人丢失的贵重物品,都一一归还给失主。黄萌深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我深信每个人的财物都是来之不易的,若想获得幸福的生活,必须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来。”拾金不昧的品质渐渐成为他们优良的家风,也在黄萌心里深深扎根。
“宝轮中学的老师认真负责,对女儿关怀备至,我们全家都很感激。”黄维兵非常感激宝轮中学老师对孩子的精心培育。
“爱是教育的起点,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携爱前行,温暖相伴,黄萌是学校众多优秀学生的代表。”宝轮中学副校长鲜义荣如是说,“针对黄萌的实际情况,学校组织老师在情感上给予她更多关心呵护;学习上专门指导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做好成绩分析、学法指导和心理疏导;生活上,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学校减免了她的学杂费,并足额发放国家助学金,让她能够安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