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要点
日期: 2021-02-25
点击:4458
来源: 市林业局
2021年,全市森防系统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加强监测预警,强化检疫监管,落实防治措施,加大防治基础能力建设,提升防治工作水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态势,保障全市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主要目标任务
突出松材线虫病、红火蚁等重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巩固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等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成果,抓好核桃、油橄榄等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确保不发生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确保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二、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强化监测预警。一是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要构建以护林员为基础的地面网格化监测网络体系,将调查和报告枯死松树等情况列入护林员职责。各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要规范开展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收集、报送信息和数据,按期完成各阶段任务。二是拓宽疫情灾情发现渠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灾情社会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有害生物监测。积极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社会化服务,弥补监测力量的不足。三是落实常态化监测。重点加强蜀柏毒蛾、红火蚁、福寿螺、华山松疱锈病等有害生物的测报工作,突出做好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和春秋季专项普查工作,准确掌握疫情灾情分布、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测预报。四是做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监测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办草字〔2020〕87号),相关县、区林业局要积极争取资金,落实主体责任和普查队伍,做好草原有害生物基层监测预报和普查前期准备工作。五是强化信息管理。要严格按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全面落实联系报告、应急事件周报制度,认真做好月报、季报和年报的网络化上报工作,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强化防灾减灾。一是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要尽快编制2021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预防)实施方案,上报批复后组织实施;扎实开展春秋两季松树死亡调查,坚持以疫木(枯死松树)清理为核心,媒介昆虫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除治监管,保证除治质量,提高防治成效。二是突出红火蚁疫情处置。利州区要加强红火蚁疫情防治技术指导,准确把握春、秋两季防控有利时机,组织专业防控队伍开展防控,有效降低虫口基数和控制扩散范围。其它县区要严防红火蚁入侵。三是突出防治重点。重点抓好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福寿螺等主要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突出绿色、无公害防治,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环保药剂。四是创新防治机制。严格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防治责任制,推进有害生物防治机制创新,大力开展专业队、专业公司的承包防治和联防联治。五是落实联防联治。充分利用川陕、川甘区域联防机制,加强市、县(区)、乡镇(林场)、村社层面的信息互通,建立完善区域间联防联治联检机制,形成防治工作合力。
(三)强化检疫监管。一是规范检疫审批和登记。严格管理《植物检疫证书》的核发、核销,全面规范植物检疫证书、产地检疫合格证和检疫要求书的办理。做好监管调查和检疫登记工作,对本辖区内生产、使用、经营松木及其制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登记,查清原料、产品的来源和流向,实行重点监管,完善相关档案。二是加强源头监管。加强对调入辖区内的林木、种苗、繁殖材料、包装材料等检疫复检,加强涉木经营行业监管,加强疫木源头关和检疫封锁关,严厉打击非法调运疫木行为。三是深入开展检疫执法。积极联合检疫检验、资源、森林公安、林业行政执法、种苗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摩托车、电力、电信等松木包装箱进行复检和监管,对违反林业植物检疫法规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健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切实履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行业监督职责。二是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要积极谋划新项目储备工作,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和防治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多渠道争取松材线虫病防控补助资金。剑阁县、旺苍县、朝天区、利州区等广元市秦巴山区松材线虫病防治项目建设实施单位,要管好、用好防治药械,以及检验、监测、办公等设备,不得挪作他用。三是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健全检疫机构,合理配备森防检疫人员。积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省局组织的林业植物检疫、松材线虫鉴定、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培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鉴别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四是抓好森防检疫宣传工作。要围绕松材线虫病防控等重点工作,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网站、手机短信等形式,大力宣传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要完成20条以上的信息任务,其他县区要完成15条以上,请各地认真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