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燕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支持与理解!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养老院运行机制的建议》(第191号)已收悉。根据民政部门职责,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发展,大力推进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注重城乡统筹协调,着力构建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虽然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发展,加快完善乡镇养老院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切实满足全市农村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增强养老服务供给。按照片区化、集约化布局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原则,“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亿余元,新建县(区)级失能养护院4个,新建养老机构2个,将28个乡镇敬老院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村级互助养老点210个,新增老床位1120张,改造养老床位500余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今年3月完成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撤并改”工作,共撤并基础设施差、床位少、服务质量低的农村养老机构9个,逐渐形成7+28+X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二)完善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强化服务质量。理顺农村养老机构管理体制,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直管、乡镇协作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管理机制,各县区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收归县级直管,并配备正式工作人员任院长,对资金保障、运营管理、队伍建设进行全面统一管理。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对全市64所农村养老机构进行等级评定。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攻坚年行动,对照《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的115项服务质量检查指南和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26项指标,对养老机构开展了常态化检查,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三)推行农村困难老年人集中供养。为有效解决山区农村困难老年人生活质量低、安全隐患大等突出问题,从去年开始,我们以农村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低保对象中事实无人供养老年人和困境老年人为对象,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浓厚宣传氛围、加大政策供给,建强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引导支持农村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供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2022年、2023年市定民生实事强力推动,截至目前,共排查走访农村困难老年人4.3万余,通过深入宣传、试住体验、精心服务等措施,引导1394名农村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供养,走出一条山区农村老年人幸福养老新路径。相关经验做法在民政部2022年简报第159期刊发推广。
(四)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分级培训制度,建立“三级四类”培训机制,针对养老管理人员、养老护理人员、老年社会工作者、居家老年人等四类人群,创新养老护理实训方式,灵活设置培训时间、地点,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开展不同类型的系统培训。今年上半年,市县共举办养老护理员培训班10期培训500余人次。搭建练兵比武平台,自2021起,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将养老护理纳入全市职业技能竞赛范围,获奖人员按规定享受荣誉称号、物质奖励、等级晋升等待遇。通过竞赛,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掀起“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展风采”的热潮,切实增强广大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同感、自豪感,提升养老服务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及从业年限补贴制度,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按规定给予补贴,2022年全年兑现岗位补贴和从业年限补贴12余万元。每年开展优秀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在全市一线养老护理员中选树5名优秀典型。
(五)加强养老宣传教育,营造养老、敬老、孝老良好氛围。结合重阳节、举办养老产业博览会等,组织开展孝亲敬老模范评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融媒体等宣传渠道,全面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养老事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针对广大老年人群,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逐步树立新的养老敬老孝老观念。同时,坚持开展“敬老月”活动,广泛组织动员各涉老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社会和谐、关爱老人、关心老龄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农村养老长期存在的“没人管、管不好”症结问题,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深化改革农村养老服务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养老事业发展。
一是完善养老机制,在树标杆上下功夫。加强顶层设计,在各县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适合本地需求的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注重统筹协调,加大财政投入,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制度供给,要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扩大面向老年人的服务供给。
二是构建三级体系,在建标准上下功夫。强化公办养老兜底作用,要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公益属性,重点为特困老年人和特殊困难老人提供服务。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整合政府、社会、民间力量,大力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居家养老保障功能,要加快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三是提高服务能力,在抓标本上下功夫。推进医养结合,要加快推进医养康养体系建设,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重点,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强服务队伍,完善激励褒扬机制,提升待遇福利水平,开展各类养老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产业与康养、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探索多种养老服务经营模式,打造绿色康养产业。
再次感谢您提出宝贵的意见,也诚挚希望您一如既往的支持养老事业。
广元市民政局
2023年8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