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交流和推广全省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经验,推动农村敬老院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7月7日到9日,省民政厅在乐山、眉山、南充、广安等地召开农村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工作流动现场会。省民政厅副厅长三郎木滚、副巡视员苟兴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来自中江、射洪、威远、平昌、三台等十个人口大县的副县(市、区)长、民政局长、21个市(州)民政局分管副局长、救灾救济科长,参观了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敬老院、犍为县罗城镇敬老院、南充市蓬安县兴旺镇敬老院、广安市岳池县、武胜县乔家镇敬老院、猛山乡中心敬老院,现场观摩和学习各敬老院的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四川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力度,狠抓农村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全省现有农村五保对象50余万人,改扩建和新建敬老院达3651所、床位23万余张,是5年前 5倍,集中供养率40%以上,是5年前的2倍,五保供养人均生活水平是5年前的3倍,达到了“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水平。
会议认为,我省农村敬老院建设速度快、变化大、势头好,充分抓住了“5.12”灾后重建的机遇,全面改善了敬老院的环境,逐步明确了敬老院的主体责任和法律责任,切实加强管理服务,大力兴办院办经济,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基本实现了五保老人“有保障地生活、有尊严地生活”,敬老院已成为五保老人“温暖的家”。
会议对乐山、眉山、南充、广安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各地抓组织领导,突出统一规范;抓依法登记,突出主体责任;抓资金投入,突出因地制宜;抓建章立制,突出科学管理;抓多种经营,突出以院养院;抓集中供养,突出人文关怀等经验做法。
三郎木滚在讲话中,回顾了我省农村敬老院的发展历程,安排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他指出,五保供养是保障民生的有力体现,全省敬老院建设已经跃上一个新台阶,加强规范法管理迫在眉睫,要高度重视“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不断整合资源,在细节上下功夫,在规范中求发展,在标准中求提高,在运作中求完善,大力推动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稳步向前发展。他指出,在管理上要落实好“八有”,即:有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有政府负责的责任主体、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有人事编制、有工作经费、有生产用地和有帮扶措施。在服务上,要抓好“八个关键环节”,即:选择一个好院长、确定一个管理模式,建立一种管理制度、探索一套管理方法、营造一种社会关爱的氛围、提升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水平、统筹协调对接好各种制度。
苟兴元在讲话中提出“责任、感情、方法”六个字的工作要求,要求不断建立管理体系,切实把五保老人供养起来、组织起来、管理起来,把全省敬老院利用好、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