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七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唐述刚

日期: 2021-08-10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广元新闻网讯(记者 孙汉)5月12日,第七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诚实守信类别中,广元市青川县新旺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述刚榜上有名。

他运用食用菌生产、种植技术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探索的“三资入股分红+按劳获酬强技”的精准脱贫机制,为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立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我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基地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工作已有 24年。木耳、竹荪、天麻、香菇、羊肚菌是青川县的地标产品,如何运用我的技术特长尽快使贫困户能脱贫致富,是先期我一直深思的问题。”日前,唐述刚对记者说。

过去,瓦砾乡乌龙村是精准识别的省定贫困村,该村位于瓦砾乡茶坝两乡交界的梯子梁大山中,地处青川深山腹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居住人家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37人,贫困发生率21.4%。

2015 年,新一轮的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唐述刚积极参与青川县扶贫攻坚大决战,并深入乌龙村调研,破解增收难题。乌龙村山珍原料林资源丰富,温湿气候适宜,有利于食用菌生长。唐述刚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基地,引导贫困户从事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发,让他们有了稳定增收的经济收入来源。

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

为掌握产业扶贫工作的第一手材料,唐述刚带着技术人员和员工,走访了乌龙村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小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一家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针对不同类型,唐述刚建立了37户贫困户档案,为分类、量身实施产业扶贫打下了基础。

在与贫困户交谈过程中,乌龙村的老辈人说贫穷了几辈子,喝凉水、吃淡饭、没有钱、只住遮风挡雨的房子,这样的日子过惯了。为尽快帮助这一部分人转变思想观念,唐述刚决定先从帮思想、扶志气入手。

唐述刚召集贫困户坐下来谈,开会讨论怎样发展食用菌产业增加家庭收入。他组织村干部和贫困户到骑马乡、板桥乡、孔溪乡,组织全村干部和部分贫困户代表到乡里的合作社参观黑木耳种植和天麻的基地发展情况。通过参观学习,引导贫困户解放思想,树立脱贫信心。

唐述刚趁热打铁,召开合作社会议商量后,决定乌龙村产业脱贫工作按照“专合组织+集体经济+贫困农户+公司”的模式,依托优良品种、技术和优质资产,创新建立“三资入股分红+按劳获酬强技”的精准脱贫机制。合作社把贫困户质效不高的土地资产、林木资源折资入股和有限的到户产业扶贫发展资金与村集体资金吸纳入股,按入股资金量化为股权,在乌龙村发展高效特色食用菌产业,为贫困户和村集体培育持续稳定的增收来源,使他们共同搭上了脱贫奔康的快车。

筑牢群众长期致富之基

“要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必须加强对贫困户生产技术的培训,不但要为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还要智力支持,这是贫困户能否脱贫的基础。”唐述刚说。

为让贫困户掌握更多生产技术,唐述刚与相关生产部门负责人协调,在乌龙村搞黑木耳种植技能大赛,聘请食用菌种植技术员到场技术指导,教他们掌握技术,提高技能,计划在乌龙村户均要培训一个技术明白人。唐述刚还聘请劳动模范到乌龙村宣讲,通过典型事迹,引导大家树立人穷志不穷的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他探索建立的“三资入股分红+按劳获酬强技”的精准脱贫机制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认可和鼓励与支持,并在瓦砾乡、茶坝乡、乔庄镇等 8 个乡镇的 10 个贫困村推广发展,共计 32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323 户建卡贫困户 4 年累计分红 192 万元,每年人均分红1430元,最高分红9813元。同时带动沙州镇大湾村、七佛乡新坪村等 13 个村村集体经济累计分红 80.72 万元。

“2020 年以来,我们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了青川山珍博览园。”唐述刚对记者说,该园作为青川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连片带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021 年,在青川山珍博览园的基础上,又谋划建设了食用菌三产融合示范区,为青川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升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