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产业基地有了新发展。重点完成了红心猕猴桃、核桃、道地中药材、剑门关土鸡、“两湖”渔业等全产业链规划,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品质结构。全市累计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92个、核心区面积94万亩,村特色产业示范园1472个、17.8万亩,户办产业小庭园19.8万个、28.9万亩,建成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80万亩,惠及农户52余万户。粮食和油料产量分别实现“十一连增”和“十四连增”,菜果茶药、畜牧水产的规模产量较快增长, 种养业为农民人均增收634元。苍溪猕猴桃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二是绿色发展有了新突破。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50%以上。开展农业环境整治“六大行动”,全市农膜回收利用率达58%,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65%以上,秸秆资源化利用率83%以上,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实现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违禁药物“零检出”。三是品牌建设有了新进展。不断深化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合作,组织农产品产销企业积极参加农交会、农博会等大型展会。2017年全市共组织到杭州、北京、银川等全国大中城市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8次,开展“坐地营销”6次,参展企业410余个(次),展销产品2190余种(次),展销收入突破10亿元。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38个,“广元七绝”被评选为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远销74个国家和地区。四是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引进华朴公司、温氏集团,培育壮大川珍、米仓山茶业等重点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冷藏烘干能力突破50万吨。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国家农业公园1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3个、省级休闲农庄13个。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依托京东广元馆、七绝商城、海岭山珍等一批示范电商,农业园区50%的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区2个,融合园区面积突破50万亩。五是经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率达97.71%,位居全省第一。耕地流转率达到41.6%,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建成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35家、农民专合社3917家、家庭农场3644家、社会化服务超市597家,培育产业领军人100名。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大园区(示范园)+经营主体+农户”、股份合作、托养寄养、飞地扶贫等利益链,产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