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人防着力“四个应急”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青川是汶川5.12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县,龙门山断裂带横穿全境,加之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汛期自然灾害频发,全县防灾减灾任务极其繁重。青川人防着力“四个应急”,大力发挥人防的防灾减灾应急作用,使基层人防的民防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着力应急队伍建设
青川人防自成立之初,就把人防应急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并结合基层人防工作的开展,依托全县的人防警报网和通信网络优势,县、乡镇两级成立了专门的人防领导小组,同时县组建了30人的人防应急分队,各乡镇组建了10人的应急小分队,各应急队伍隶属同级人防领导机构,并配备抢险工具、服装、手提式警报器等设备,确保各级人防应急队伍有人员、有设备、有巡练场地的“三个有”,应急队伍建设走上了正规。
二、着力队伍应急演练
有了应急队伍不可能就有了应急能力和战斗力,必须把平时的训练和应急演练抓上去,才能保证拉得出和用得上。平时的应急演练突出抓了两个方面:一是队伍的应急集结,,应急队伍人员居住分散,身份各异,有的在县上、有的在乡下,有的是干部、有的是群众,通过摸索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集结机制,即启动预案——下达集结通知——定点定时集结。二是队伍的应急演练,汛期前,在气象、水利和人武部的配合下,开展例行的人员疏散、抢险救人、道路抢通等科目演练,以练代训,以演代训,保证对伍的应急拉动能力。
三、着力汛期应急值班
为因应青川训期自然灾害频发的具体情况,青川人防及时健全完善汛期应急值班制度,电台、警报网络和应急队伍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实行领导带班,职工轮流值班。并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随时保证信息畅通,实现信息共享,保证第一时间掌握汛情情报。再就是做好应急队伍后勤保障的物资储备,包括帐蓬、雨衣、瓶装水、方便食品和车辆等准备到位,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四、着力健全应急机制
基层的人防应急机制主要表现在:集结——演练——值班——抢险等四个方面。青川人防从健全完善机制入手,抓队伍集结,着重解决队伍定时、定点、定员的集结难题,实现队伍县内四个小时可完成集结待命,三个小时内可拉动到县内抢险区域;抓队伍的演练,着重解决队伍的自身建设和防灾救灾能力的提高,通过每年的例行演练,促进队伍的团结、协作和磨合,增强其团队精神,并通过以演代训提高其抢险救灾技能;抓汛期值班,重在发挥人防的民防职能,也是进一步落实“两防一体化”要求,积极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抓应急抢险,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随时做好应急队伍的紧急拉动准备,确保拉得出,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