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0日,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海生主持召开2023年第二十九次党组(扩大)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研究了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要提高站位,紧盯目标不放松。要深入学习领会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今后经济工作的安排部署上来,以攻坚姿态冲刺三季度、干好下半年,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1345”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惠民生,深挖发展潜力和增量,确保各项工作实现较大突破、取得明显成效。三是要增添措施,聚焦主业不懈怠。要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确保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10%以上。要加快土地出让进度,全力做大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确保偿债及项目建设资金等支出来源。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要持续推进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强化基层“三保”、库款运行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把支持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力支持构建“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打造中国绿色铝都。要及时兑现财政惠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解决好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保障的优先序列,确保全市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要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深度聚焦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逐一整改、真改实改。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奋发、勇毅前行,以强烈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和务实有效的工作实绩,深刻诠释对“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对“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二是要抓好学用结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检验学习贯彻落实成效。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和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等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履行财政职责,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三是要加强学习宣传,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要谋划开展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亮点的宣传。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到每名党员干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防汛救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防汛救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二是要时刻绷紧安全度汛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经验主义,坚决确保防汛救灾工作在财政部门运行环节高效畅通、万无一失,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汛救灾物资储备等保障工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三是要切实履行防汛救灾工作责任,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值班带班的领导干部和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切实把各项防汛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个人身边的安全宣传,不断增强身边亲友、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会议强调,要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奋力完成三季度及全年目标任务。一是要紧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的目标,以周保月、以月保季,细化收入目标,压实各方责任,积极会同税务、自然资源、公检法司等部门加大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组织力度,确保税收收入质的提升和非税收入及时缴库。二是要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做好对市场主体的支持政策、补贴政策、优惠政策等,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要加大财政政策在基层执行情况的督促力度,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完成。三是要加强协调配合,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紧”起来、严起来、快起来,拿出打硬仗、打胜仗的精气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之间加强配合协作、打好组合拳,步调一致、目标一致,全力冲刺完成财政年度目标任务。
会议还研究审议了其他事项。
单位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文化路60号 联系电话:0839-3263273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5 蜀ICP备1900410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