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财政局欢迎您!
首页> 县区财政 > 山乡新村美如画

山乡新村美如画

发布时间: 2012-11-16 来源:苍溪县财政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山乡新村美如画<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深秋时节,细雨纷飞,红叶鲜妍。笔者走进生机勃勃的苍溪县白桥现代农业园区,一眼望去,绵绵雨丝下,油亮亮的水泥路、白亮亮的山坪塘、青幽幽的绿小麦、安静的居民房,在菊花味的风中,铺展开如画的现代新村美景。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以前咱们村的生活靠的就是那一亩地、两头猪和三分田,但近三年来,有了农发项目,我们种上了猕猴桃,办起了养殖场,生活环境变好了,人均年收入增加了三千多元。嘿,好些个小伙子的‘媳妇荒’也给解决了!”正在路边查看猕猴桃园排洪渠的白桥镇村民罗长江激动地告诉我们。原来,这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该镇实施三年来的可喜变化。

综合治理,灾区变粮仓

由于“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加之暴雨灾害,地处浅丘山坳地带的白桥镇现代农业园区地质下陷,以致每逢暴雨田地大面积被淹,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该村副主任罗长凯告诉笔者,每年因此造成的粮食损失就达十多万公斤。

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这里实施以来,对园区1000余亩山坳涝灾地进行了综合治理,开垦荒地为良田,变瘦土为厚壤,修建了排洪渠和山坪塘,实施科技兴农、产业致富,促进了粮食增收。

产业优化,实现农民增收

“以前种些包谷和豆子,一亩地一年也就是三五百块钱,但自从我们加入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合作社订立了返利包销合同,猕猴桃就不怕卖不出去了,按照今年八到九块钱一斤的收购价,一亩地年收入最高能达到15000元。”一位正在猕猴桃园边赶鸭子回圈的老农对我们说。该县财政局局长王仁祥告诉我们:“该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白桥片区多年没有解决的排水和灌溉问题。在确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积极引导项目区农民大力发展红心、红阳猕猴桃种植和生猪良种繁殖,使农民在短期内脱贫致富了。” 这样,小项目办成了大产业,拉动了项目村经济发展,促进了项目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0年以来,农发项目区累计增加猕猴桃示范产业园 5000余亩,增加果农收入4000多万元;增产油菜籽近10万公斤,增加农民纯收入5000余万元。

而随着全县农业专业合组织的发展,在引导农村风气等方面也起到很大促进作用。该镇在当地猕猴桃种植协会的引导下,不断发展红阳猕猴桃产业,发展起了一批种植大户,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该镇猕猴桃植大户罗长凯每年种植猕猴桃100亩以上,年收入70余万元,每年平均用工达20余人,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前来打工挣钱的机会,拿村民的话来说,有事情做能挣钱,哪个还愿意像以前那样去打牌消磨时间呢?

高标准建设,示范效益好

1994年开始,苍溪县在省财政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项目。近三年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8000余万元,治理土地总面积3万多亩,受益农民3万余人。目前,该县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已建成了四个全省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白桥现代农业园区按照“三带一区”抓示范,建设“四美”新生活的建设思路,采取竞争立项机制,构建项目财政投入为引领,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将当地老百姓近千亩的土地出租给开发企业,由政府和企业综合治理,建成标准化的红阳猕猴桃高产示范园区。让老百姓在收取田地租金的同时,享受到猕猴桃果苗良种配备、定期技术指导、统一施肥套袋、集中采摘和企业定价收购出口销售的标准化产业管理服务。

在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主导产业的同时,项目区还将村级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同步改善了村道建设、改善了人畜吃水工程、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使项目实施更加贴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美化了乡村环境,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等,从而带动了项目区交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穿梭在项目村的大街小道,我们看到村民庭前院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姹紫嫣红的菊花馨香弥漫,水泥道路把每家每户连成一片,山坡红绿相间,缕缕烟云弥漫,山寺若隐若现……不禁再次感慨,“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用柴,村庄靓起来,收入多起来”再也不是神话了。

主办单位:广元市财政局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单位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文化路60号 联系电话:0839-3263273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5   蜀ICP备1900410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8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