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县区、广元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相关合作金融机构: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关于2022年1-9月全省“政采贷”
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川财采〔2022〕112号),为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做好政府采购助企纾困解难工作,现将我市2022年1-9月“政采贷”推进情况通报如下。
一、我市“政采贷”贷款情况及周边市州情况分析
目前,我市现有“政采贷”合作金融机构8家,分别是:中国银行广元分行、建设银行广元分行、农业银行广元分行、工商银行广元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广元分行、广元市农村商业银行、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绵阳市商业银行广元分行。
(一)2022年1-9月我市共发放贷款12笔,贷款金额1263.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7%,平均年化贷款利率为4.54%,对比去年同期周边市州及执行情况均存在较大差距。从我市12笔贷款发放金融机构来看分别为:中国建设银行8笔,贷款金额818.5万元;四川天府银行2笔,贷款金额308万元;成都农村商业银行1笔,贷款金额40万元;中国交通银行1笔,贷款金额97万元。我市8家合作金融机构除建设银行外,其余7家均未发放“政采贷”贷款。从供应商所有制形式来看,贷款供应商均为民营企业,从供应商规模来看,贷款供应商全部为中小微企业。
(二)贷款发放全省排名前五的市州分别为:成都市246笔,贷款金额42774.33万元;泸州市115笔,贷款金额20495.66万元;南充市98笔,贷款金额17416.89万元;遂宁市36笔,贷款金额14955.05万元;绵阳市27笔,贷款金额8566万元。贷款金额超2000万元的市州16个。
(三)全省贷款发放金额2000万元以上的合作金融机构分别为:中国建设银行、四川天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成都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全省单笔贷款金额最高为29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36个月,贷款利率最低为3.35%。
二、我市“政采贷”业务推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区域“政采贷”执行不均衡。我市发放贷款12笔,总金额1263.5万元。其中:市本级发放贷款3笔,总金额144.5万元;苍溪县发放贷款2笔,总金额365万元;昭化区发放贷款3笔,总金额405万元;利州区发放贷款2笔,总金额309万元;朝天区发放贷款1笔,总金额40万元。
(二)各合作金融机构市场拓展面不够广。目前各合作金融机构“政采贷”发放项目普遍小而散,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关于做好招投标领域相关工作服务保障稳增长的通知》(川发改法规〔2022〕312号)精神,各县区应积极促进各合作金融机构与重大建设项目(含招投标工程项目)对接,不断拓展“政采贷”业务覆盖
面。
(三)平台对接工作迟缓。今年3月以来,我市同步启动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与金融机构系统接口对接工作。目前,我市8家合作金融机构中已完成对接2家,未完成对接6家,且各合作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平台操作不熟悉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采贷”业务工作的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各县区应加大辖区内“政采贷”宣传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政采贷”的知晓度,逐步让“政采贷”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产品,持续发挥政府采购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功效。
(二)进一步增强产品竞争力。各县区要协助合作金融机构把准政策方向,深度挖掘市场潜力,持续关注除政府采购合同备案情况,重点关注资金需求急迫、资金缺口大、实施周期长的重点项目,如:发改委招投标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等,精准推出符合广元实际的融资产品,增强广元产品在全省范围内的竞争力。
(三)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各县区要督促采购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限和备案公告相关规定,积极协助供应商办理“政采贷”,进一步缩短“政采贷”办理期限。同时督促合作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业务管理、提高审贷效率,降低贷款利率,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提高供应商的满意度。
(四)进一步加快平台对接。各县区要加强协作能力,加快推进辖区内金融机构业务系统与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的对接工作,实现在线办理融资申请、在线办理贷款审批,逐步扩大贷款规模,促进“政采贷”提速扩面。
(五)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各县区要督促合作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内部风险控制管理要求办理贷款审批,及时反馈放款数据和还款数据,加强对回款账户变更的监控,进一步防控回款风险,促进“政采贷”工作机制良性发展。
附件:广元市“政采贷”信息统计表
广元市财政局
2022年10月31日
单位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文化路60号 联系电话:0839-3263273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5 蜀ICP备1900410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