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宁、何吕、王正前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建议》(第114号提案)已转交我局办理。针对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研发投入强度情况。我市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为0.45%,较2021年下降0.13%,排四川省第14位,较2021年上升1位。四川省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为2.14%,较2021年下降0.12%,除成都、泸州、眉山、巴中增长外,其余市州均为下降。
(二)全市财政科技投入情况。2022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0.47亿元,同比下降35.3%,其中市本级投入0.19亿元,同比增长4.75%,县区级投入0.28亿元,同比下降48.38%,主要是旺苍县、苍溪县分别较上年减少0.12亿元和0.14亿元,同比下降56.58%和91.97%。2023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0.69亿元,同比增长46.55%,其中市本级投入0.25亿元,同比增长35.34%,县区级投入0.44亿元,同比增长53.97%。各县(区)面临“三保”、偿债、乡村振兴、教育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巨大压力,财力十分紧张。
(三)财政助力科技企业发展情况。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22—2023年累计减免全市6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2.86亿元,其中市本级1.9亿元,降低了企业的税费负担,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动力。2022—2023年市财政局累计统筹各类财政资金4.79亿元,全力支持主导优势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科技型市场主体,夯实科技产业发展根基。组建规模10亿元的广元市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探索组建铝基新材料产业基金,积极对接市外优秀基金管理人和社会资本方,通过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助力全市科技企业发展。
(四)财金互动支持科技发展情况。认真落实《广元市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将银行机构科创类贷款增长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引导银行机构运用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31.12亿元,净增2.58亿元,同比增长40.19%。大力实施科技金融服务“星晨计划”,开展“科惠达”科技服务直通车——科技金融专场活动。推动“天府科创贷”落地广元,通过金融机构编印宣传手册、线上广元金融直播间讲解政策、线下组织科技服务直通车等方式加强宣传,累计已协助全市15家科技型企业成功获贷1.07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科技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联合市科技局详细摸排市内重点项目(企业)、积极对接新招引项目,按照“备选、已对接、有意向合作、已落地”等状态,分层建立《广元市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重点项目(企业)库》,现已入库备选项目(企业)64个,包括市内重点项目(企业)59个(其中:省上市后备企业4家,市级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11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及四川制造业100强等企业43家)、招商引资项目(企业)5个,加强市级培育。配合项目主管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对我市科技领域的项目资金以及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
(二)加强科技资金保障,推动金融融合发展。结合财政职能定位,持续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提高财政对科技领域的保障水平。引导银行机构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增强风险管控能力,积极运用天府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进一步挖掘减费让利空间,将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确保科技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升,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三)加强部门沟通配合,促进资金质效提升。加强与科技部门沟通,及时按程序分配资金,并督促科技项目主管部门加快科技资金支付,建立科技专项资金支出进度通报制度,对资金支付进展缓慢的有关责任部门及县(区)进行催办,让财政资金尽早发挥效益。加强与科技部门配合,树立绩效导向,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联合开展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及绩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增强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完整性以及与预算资金的匹配度,有效提高科技领域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让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向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广元市财政局
2024年8月7日
单位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文化路60号 联系电话:0839-3263273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5 蜀ICP备1900410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