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规划信息 >广元市商务局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13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元市商务局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13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 2020-11-26 来源: 市商务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B类)同意对外公开

广商函〔2020〕123

广元市商务

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13号提案答复的函

赵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议》收悉,感谢您的来信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建设中国西部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的建议

商贸物流基地是依托综合运输枢纽条件优势以现代物流产业为先导、支撑和纽带,打造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集群。广元地处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过渡带,是陆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其区位优势独特,交通运输体系发达,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对建设中国西部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具有十分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目前已在广元站附近规划建设广元铁路枢纽综合物流基地,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广元·川陕甘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川陕甘农产品物流中心广元交通物流港上西园区等重点项目。下一步将结合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硬件配套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研究,着力形成以物流经济枢纽为示范区、四川“一带一路”北向物流和四川南向陆海国际贸易为大通道、城市配送、大宗物资、特色农产品冷链三大功能区于一体的“一核、二通道、三区”物流业发展形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高水平打造四大物流港,推进物流节点体系及城乡配送体系建设,构建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强化企业培育,做大做强物流业主体队伍,为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奠定规划基础。

二、关于“推进中心城区商业体系建设,打造区域性特色商圈和城市新型商务集聚区”的建议

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构建“4+5”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委发〔2020〕11号),明确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提出编制《广元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优化城区商业业态布局,构建嘉陵、东坝、两江口、万缘、三江新区“4+1”商业中心体系。下一步将完成规划编制,实施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皇泽凤街、万达金街、一品天下·苍溪会客厅创建省级示范步行街。完善农村和社区商贸市场布局,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设立中小超市、便利店等方式扩展经营网络。持续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不断扩大“广元造”产品销售市场。

三、关于“打造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议

优化我市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医疗水平,打造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将以国家和省市确立的“三中心一平台”为支撑,整合市城区医疗资源,以4个县域医疗中心和20个县域副中心为基础,以差异化发展为路径,实施医疗高质量发展工程,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编制出台《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发展规划(2019-2030年)》和《广元市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专科)建设发展规划(2019-2030年)》,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加大与成渝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力度,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医学专(学)科,以“特色化、优质化”为发展方向,打造一批特色专科联盟。深化与北大医学部、华西医院等域外高端医疗合作,建设智慧健康信息平台,培育智慧医疗等新业态,积极构建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服务优良、规范高效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健康服务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积极发展医养、康养等服务产业。

四、关于“强力扩大开放合作,建立广元海关和保税区”的建议

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明确了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形成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态势。深入实施大开放大合作战略,协同推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开放水平。目前广元海关已经建立,并设立有保税仓,保税区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针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条件,倒逼广元口岸建设工作,借助蓉欧、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强与成都、重庆铁路物流口岸的对接,推进对外贸易交流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国门”计划,支持外贸企业利用成渝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现口岸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对接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共享试行自由贸易港政策。依托“成广”“渝广”合作平台,协同开展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领域合作。

五、关于“打造区域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心”的建议

广元红色文化背景深厚,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西部主战场,后期首府地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为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市委市政府作出系列部署。一是加大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力度。加快《广元市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立法工作。推动设立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专项经费,保障经费投入。二是加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大力招商引资,推动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园、红军精神研究培训基地、红色记忆—东河印象文创产业园、黄猫垭战地体验区等项目落地实施,以项目为支撑,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培育红色旅游产业体系。三是加大红色旅游核心品牌塑造。以旺苍红军城为中心,红四方面军文化遗存为核心,建设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区,形成“川陕苏区红军城,绿谷红城新广元”核心品牌。四是加大红色旅游人才聚集。吸收和培养一批红色旅游研究、规划、设计、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建立红色旅游专家库。实施全市红色旅游培训计划,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分级分类培训。

六、关于“将广元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用足用够”的建议

助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发展,项目招引是重中之重。目前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采用的优惠政策是《广元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共出台二十七条政策,重点鼓励发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化工、机械电子、新材料五大特色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疫情期间创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对招商引资企业的关怀和帮助力度,认真了解和研究招商引资企业(特别是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在应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服务力度,切实协调、帮助解决投资建设、生产和工作中的困难,共同抗击疫情。

七、关于“打造区域人口人才的吸附集聚中心”的建议

人是城市活动的第一要素,也是各项消费活动的载体,服务业各行业发展都离不开人口的集聚效应。加快发展留人,持续做大“人口蛋糕”。一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发展水平,逐步缩小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增强本地区人民的幸福感,提高对生存地的依存度,减小甚至扭转“虹吸效应”对削减本市人口规模的不利影响。二是制定落实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降低落户“门槛”,鼓励有来广创业、就业、上学等方面需求的人群来广落户,并为之配套相应服务项目。三是优化社会公共服务,加大公共领域服务建设力度,在教育、医疗、卫生、康养等领域实施一批大项目。

八、“突出发展重点,夯实交通运输业发展基础”的建议

充分发挥广元连接成渝、关天两大国家级经济区关键纽带和处于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链接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增强门户功能,发展枢纽经济,打造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加快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加快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输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进出川渝大通道,着力构建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形成成渝地区与西安、兰州两大城市的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格局。推进铁路扩能提速,积极争取兰渝铁路客运提速,加快推进广巴达万铁路(广元段)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高速公路扩容加密,加快建设广元至平武、绵阳至苍溪、苍溪至巴中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京昆高速公路广元至汉中段(四川境)、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推进南江经苍溪至盐亭高速公路、青川至剑阁至阆中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快完成国道108线、212线、542线和省道411线等公路升级改造任务。推进嘉陵江航道整治和扩能提升,加快广元港张家坝作业区建设,推进嘉陵江水东坝综合航电枢纽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建立嘉陵江梯级航运枢纽协调联动机制,畅通广元通往重庆黄金水道。推进广元机场按照国家开放口岸标准扩建升级,建设规划剑阁、青川、苍溪、旺苍、朝天通用机场。统筹推进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九、关于“突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作为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柱产业,为做大做强旅游业,将推动剑门蜀道文化旅游区、武则天文化旅游区、曾家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区等引领性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游客体验度好的文化旅游景区。研发“女皇味道”特色餐饮,完善提升旅游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特色民宿等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开通旅游直通车,建设自驾游服务体系,推出主题文化旅游演艺节目,开发系列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推动文旅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乡村度假、工业旅游、研学教育、运动休闲等新业态,发展“夜间经济”“赛事经济”,打造剑门蜀道三国游、女皇故里文化游、温泉山水生态游等文旅产品,与成都、重庆等城市联动开发跨省市一程多站高品质精品旅游线路。持续举办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广元女儿节等文旅节会活动,加强与成渝地区媒体平台资源共享、链接互动,扩大“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熊猫家园、红色广元”品牌影响力。

十、关于“发展新兴行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的建议

为拉动消费增长和转型升级,广元市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广元实际情况,就消费促进工作制定了《广元市促进消费工作方案》,并针对促消费升级,培育消费热点作出系列部署。一是集聚提升夜间消费。突出主城区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市区联动、区为主体,加快完成黄泽凤街、两江口、金橄榄、万达金街等夜间经济的建设、改造和提升,其余县区按照市服务业大会要求,今年至少完成1条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的打造。提升质量,培育品牌。针对目前入驻商家小、散、弱的现状,加快引进品牌商家,指导业主单位加强管理、提升服务、优化环境,以良好的秩序、丰富的供给、多元的文化、浓郁的地方特色提升夜间经济街区的知名度、美誉度,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二是加快发展网络消费。结合消费扶贫开展电子商务进社区行动,由商务主管部门牵头,电商企业为实施主体,打造智能化、数字化、便捷化的电子商务进社区示范点,加快推进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项目,依托示范点扩大农产品、生活日用品销售。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质量提升行动,优化布局、提升功能,畅通“农产品进城 工业品下乡”渠道。依托电商协会,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举办“云上秦巴山区购物节”,组织网红集中推介广元造产品,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补贴。组织本地各类电商平台积极参加“双11”、“双12”等促销活动。三是挖潜激活假日消费。以各县区为主体,结合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消费热点,开展大型促销活动。四是引进知名品牌提升消费。鼓励发展“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加大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本区域首次开设门店力度,引导已入驻的品牌采取先进经营模式创新发展形成新店,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五是强力恢复服务消费。鼓励餐饮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餐饮、社区餐饮、健康餐饮、绿色餐饮,引导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食堂,发展网络订餐和外卖配送。支持各县区及企业大力开展新菜品的研发、推广和品鉴,持续开展名小吃、名菜、名宴、名厨评选活动。

十一、关于“上档升级,经营好文化企业”的建议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经营好文化企业,有利于我市文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针对文化企业领域,市委市政府、行业部门作出系列工作部署。一是实行激励机制,释放企业活力。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企业激励机制,深入挖掘企业潜力,立体化、全方位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各县区积极出台激励政策,对每年新上规入库、纳入统计的重点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便利。强化荣誉激励,推荐重点企业参与评选市级、升级、国家级优秀企业,支持企业品牌化建设,举荐贡献突出的企业家、投资人成为县区、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按年度表彰先进企业和个人。二是建立培育梯次,扩大企业规模。通过摸底调查,完善中小型、小微企业信息库,对照两上标准,重点关注发展潜力大、成长性足、示范带动明显的企业,按照新建企业抓跟踪发现、接近规上标准企业抓培育储备、上规企业抓纳统入库、入库企业抓壮大的原则,形成本地重点小微企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名录,建立本地文旅企业发展梯次,确定分梯次培育目标。深入指导接近达标要求的企业,强化与相应管理部门联系,积极引导企业上规入库,大力服务已入规企业提升效益。三是畅通联络渠道,增强政策实效。建立规上文化产业企业工作群,强化规上企业的信息交流和服务管理。各县区要及时反馈文化旅游企业服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信息、经验做法,利于市县、县区之间的工作沟通交流。形成文化旅游企业的长效联络机制,实行联络员工作制度,定期汇总企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会商解决,全面传达国家、省、市出台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动对接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解读和操作辅导,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尽知尽享。

十二、关于“加强领导,提升营商服务效能”的建议

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营商环境优化,7月31日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王菲书记作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洼地;营造发展氛围,凝聚发展合力的指示。要求打造尊商重商的社会舆论环境,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面落实“放管服”、商事制度、“最多跑一次”等政务改革措施,创造公平普惠的市场环境和优惠开放的投资环境。要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监督作用,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并且,目前已成立广元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广元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广府办发〔2018〕78号 )。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服务业发展,市统计局与市商务局联合开展服务业统计培训工作,每年对各县区干部进行集中培训

感谢您对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元市商务局

2020年10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梁杰 13981281693




主办单位:广元市商务局
单位地址:广元市嘉陵南路65号 电话:0839-3262453
蜀ICP备200081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2
川公网安备 5108020200013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