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2011年年中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 2011-07-05
来源: 广元市商务局
分享:
今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广元全市上下紧紧扣住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投资出口这一主线,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繁荣、市场消费品供应充足。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68.06亿元,同比增长16.2%,按增幅16%考核,我市达到了目标要求。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批发业增长强劲,批发零售业在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宽消费领域,以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继续引领行业快速发展,全市1-5月批发零售额55.04亿元;同比增长16.3%,零售业呈现45.16亿元,同比增长16%,限额以上拉动社消零增长2.3个百分点。
(二)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我市现有市场服务体系灾后恢复重建商贸项目191个,规划投资额46亿元。截止5月底累计开工项目191个,占规划总数的100%,完工项目187个,占规划总数的97.91%,完成投资额46.01亿元,占规划投资额的100.02%,获得中央恢复重建资金2858万元。
(三)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文化旅游业。四川首个地震遗址公园——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10万人左右;唐家河生态旅游区重建竣工开放;剑门关——昭化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正式启动;推行市内旅游“一卡通”。带动消费收入3.5亿元,增长10%。二是弘扬广元饮食文化,每年举办广元“名菜、名小吃、名厨师、特色旅游饭店(宾馆)、特色餐饮名店”评选活动。1-5月全市住宿业实现收入3326.3万元,同比增长27.4%,餐饮业实现收入52703万元,同比增长16.2%。三是全市各类连锁企业发展到100余家。四是商圈经济促使商贸业进一步发展。“8×4+2”集群式商业网点助推广元商贸物流建设步伐。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4356万元,同比增长11.6%,服务业税收占三次产业比重48.5%,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
(四)节假日效应凸显。一季度由于节日比较集中,居民消费欲望较强。据监测“年货节”全市3.5万市民到场“扫”年货。全市30多家企业春节黄金周7天内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780万元,同比增长19%,全市重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67万元。同比增长18.5%。
(五)实施民生工程效果明显,城乡购销两旺。今年以来,中央扩大消费政策进一步完善,一定程度解除了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程稳步推进,1-5月销售五大类型家电107253台,销售收入2.6亿元,发放销售补贴2401.16万元。1-5月城镇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实现45.45亿元,同比增长16.6%;乡村:18.61亿元,同比增长15.1%。
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平稳
据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监测结果显示: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1-6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逐月上升态势。6月初监测的29种商品价格中上涨占82.86%,粮食价格小幅上涨,小包装大米,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7.6%。蔬菜价格略有下降趋势,蔬菜农贸市场均价5.2元/公斤,环比下降1.57%,同比上涨7.9%,肉类上涨幅度较大,猪肉类价格自上旬起随之水涨船高,生猪收购价14.21元/公斤。环比上涨0.78%,农贸市场肉类零售均价23.27元/公斤,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43%。桶装食用油、白条鸡、鸡蛋价格相对较为稳定,其均价分别为:14.8元/升,16.65元/公斤,10.47元/公斤。汽车等热点商品销售继续攀升,传统消费持续增长,烟、酒等销售额同比增长31.2%,服装、鞋、帽、针织品等同比增长29.8%。生产资料:钢材5563元/吨,环比上涨0.25%,其中棒线材4550元/吨,环比下跌2%,螺纹纲φ12mm4550元/吨,环比下跌2%,无缝钢管219*6.6575元/吨,环比上涨1.9%。
为了保供保稳定,市商务局先后推出《紧急备战御寒、保暖、保供》、《做好本地蔬菜保供稳价工作》、《多管齐下应对盐荒》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今年3月,对“谣言”引起的抢盐现象,市商务局立即辟谣、疏导、协调并积极会同各级各部门采取应措施,平息了“抢盐”风波,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供求稳定,市场运行平稳。
三、预测和建议
从上半年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因素来看,主要是国际杂粮价格走高,通胀预期的推动,加之灾害性天气、成本等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的预期。
(一)主要副食品价格将持续呈上涨态势。从影响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来看,猪肉价格上涨是主要推动力,受短期内猪肉供应偏紧,饲养、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因素影响,预计我市猪肉价格短期内上涨空间不大,由于部分农业生产受冰冻、低温旱涝等灾害影响,预计粮食产量有所减产,食品价格仍存在上涨的压力。
(二)商贸流通企业“散、小、弱”问题突出。一是我市流通业组织化程度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仍是市场销售的主体。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单位数额少,规模小,占全部社消零的13%-15%。低于全省及各市州。二是商贸流通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1-6月,39%的商业经营效益下滑。
(三)创新招商引资手段,,推进商贸业健康发展。一是盘活现有商贸业资源,培育一批本土企业,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加快资本向骨干企业、优势企业集聚。二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领域,加快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以及进出口业务的拓展,强力推动我市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一是政府应考虑建立主要副食品、肉类、蔬菜等储备库,在价格大幅上涨时用来保供及平抑物价,以防止市场风险。二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调节资金,对低收入群体实施价格补贴,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五)抓好农业生产,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防止由于农资价格的过快过高上涨,而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加剧消费价格的快速上涨。
(六)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监测、统计、物价、农业等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合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实效性和准确性,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监测分析,为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有利保障。
(七)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作好正面宣传和引导,对在市场敏感期制造谣言,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消费品供求平稳,市场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