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地址:广元市嘉陵南路65号 电话:0839-3262453
蜀ICP备200081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2

《广元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解读
一、编制出台背景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市政府明确《广元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13个市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市商务局承担《规划》的编制工作。从2016年3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到县(区)、企业实地调研走访,部门专题座谈,专家咨询论证等多种方式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文稿,于2016年12月通过专家评审, 2017年2月27日报市政府常务会审定原则通过, 2017年3月20日报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题会通过,形成了《规划》送签稿。市政府于2017年6月8日正式印发。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由六大部分组成,包括发展基础与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空间布局、主要任务、保障措施。
——总体目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发展提速,增长速度快于一、二产业增速,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比重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4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0%,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水平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0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0%以上,服务业税收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0%,服务业投资600亿元,年均增长11%。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总量大幅增长;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中国西部重要商贸物流基地。
——加快发展支柱服务业。《规划》提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商贸流通资源优势,着力构建旅游业、康养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四大支柱型服务业,进一步扩大产品和服务供给,发挥支柱产业在推进服务业提速增效中的支撑作用。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规划》提出充分发挥现代金融业、电子商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在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中的引导作用,促进服务要素自由流动,增强服务业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成长型服务业。《规划》提出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培育现代会展业、农村及社区服务业、教育与培训服务业、体育服务业、餐饮服务业五大重点,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空间布局。《规划》提出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结合省、市区域规划布局,着力构建“一核”集聚、“两带”驱动、“三彩”绘制、“多点”支撑的服务业空间布局。“一核”即广元市中心城区和三江新区,《规划》依托中心城区集聚高端要素,规划建设商贸中心、专业市场、电商物流园、教育文化产业园、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业态,大力发展商务商贸、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物流服务、信息中介、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对外辐射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服务业繁荣繁华标志区,有效引导区域产业升级及功能转型,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两带”指大蜀道服务经济带和嘉陵江水道服务经济带。依托“两带”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优势突出、产业布局集中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带”。“三彩”指以旺苍、青川、苍溪为代表的色彩旅游创意发展区。因地制宜强化以“色彩”为主导的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发展,带动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发展,实现区域资源系统开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三、项目支撑
完成“十三五”服务业规划发展目标,项目是关键,也是服务业工作的总抓手。《规划》编制了117个项目,总投资1301.21亿元,涵盖生态康养旅游、商贸、物流、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与培训、医疗卫生等服务业10个领域,随着这些项目在“十三五”时期建成运营,将为建成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和中国西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