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昭化区卫子镇三个“着力”办好退役军人事务
昭化区卫子镇三个“着力”办好退役军人事务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昭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分享: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始终把退役军人联系、服务、管理作为国防事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精准采集、真情服务、培塑使用等重点,立足基层实际,着力“精准、情谊、发展”,用智、用心、用情,全力办好退役军人各项事务。
着力精准,用智采集无遗漏。一是通过“组织找人”。率先成立了卫子镇退役军人事务领导小组、卫子镇退役军人党支部,一方面以镇党委为统揽,结合人武部、民政所、派出所的各项档案资料,确保采集对象能找尽找;另一方面,发挥退役军人党支部先锋作用,通过党员信息平台查找党员退役军人,全镇118名党员退役军人信息得到快速采集,366名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信息采集无遗漏。二是通过“战友寻人”。利用组织找人的基础,发动已采集到信息的退役军人同志们“服务地方、心系战友”的主观能动性,请他们再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不仅通知卫子籍的退役军人回镇或在务工所在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采集信息,从而实现了同频共振。三是通过“微信圈人”。在全镇各村(居)75个微信、QQ信息平台,采取发布信息采集公告,分享主题小视频,开视频会议等声情并茂的新媒体手段全面引起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共鸣。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找人,最终实现了原始籍贯清楚、工作单位清楚、政治面貌清楚、家庭情况清楚、宗教信仰清楚、奖罚记录清楚等“6个清楚”,并建立了《退役军人信息台账》《现役军人家属信息台账》《优抚对象信息台账》等3本台账,特别注重掌握年龄、学历、技能特长、回乡创业意愿和担任村干部意愿等14项基本信息,为量身服务施策、培塑先锋模范、招引回乡发展提供了准确的源头数据支撑。
着力情谊,用心服务全方位。一是关心关爱。一方面,不断整合镇、村、社层层力量,利用春节、七一、八一等关键时间节点,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全覆盖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部分优秀党员退役军人、困难优抚对象24人,送出慰问信300余封,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共计10000余元;另一方面,每季度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全镇伤残退役军人及重病优抚对象的救助资金发放工作,上半年共发放救助资金43000元,救助57人次。二是提升荣誉。以村为单位组织民乐队,敲锣打鼓送贴“光荣之家”荣誉牌270余户,在春节、“八一”两个节庆日表彰退役军人模范之星8人。李政军等4名优秀退役军人积极响应“助困结亲、牵手连心”活动,帮带贫困户12户,现已全面脱贫。积极推荐镇机关转业干部李全波、曹帆等同志参与“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讲好退役军人故事。三是搭建平台。举办退役军人“春风送岗”“夏季选岗”等系列活动3场次,为有一技之长的退役军人提供建筑、修理、餐饮、运输等就业岗位,15名退役军人成功达成就业协议。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开设“退役军人服务窗口”,聘请1名转业军人专门负责退役军人各项政策咨询释惑120余件,联合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援助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20人次。
着力发展,培塑重用多领域。一是组织建设充骨干。突出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等特点积极培育选拔退役军人充实干部力量,建立“把退役军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把后备干部培养成村两委干部”的
“三培”模式,充分发挥农民夜校、远程教育平台作用,采取定期开班授课、流动现场教学、常态教育学习,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政策理论、政治素养提升。对有回村任职意愿的,采取结对帮带、顶岗锻炼等方式,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并以群团岗位抵薪,确保把“心”留住。通过精选、深育、细管,3年来全镇先后培养出退役军人预备党员5人,后备力量6人,培养1名优秀退役军人成长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二是经济发展挑大梁。全力支持退役军人返乡就业创业。坚持整合镇党委党校、镇农技站、林业站、畜牧兽防站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集中培训,提升退役军人返乡创业能力,坚持按质保量为创业退役军人申报创业金及务工吸纳补助。通过高质量的服务,3名退役军人发展100亩规模以上猕猴桃、蔬菜、跑山猪等种养产业园3个,助力全镇猕猴桃支柱产业持续做强,其他主打农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得以凸显。三是共谋发展献智慧。出台《卫子党建“四大工程”实施办法》,将卫子镇退役军人党支部作为核心支部提质升级,支部委员常态化列席镇党委会,建言献策。同时,紧紧抓住回乡祭祖、建军节等机遇,精心筹备召开乡情恳谈会、老兵联谊会,大力宣传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收集退役军人推动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20余条,摘取吸纳入镇政府工作报告,形成发展纲要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