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川陕苏区扩红支前模范县、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这里沉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凝聚了深厚的拥军崇军情怀,已连续十二届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近年来,苍溪县持续巩固双拥成果,努力夯实双拥基础,积极弘扬双拥传统,不断拓展双拥领域,大力营造双拥氛围,不断谱写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新篇,为广元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增添新活力、赋予新动能。
浓厚氛围培育双拥沃土
进入苍溪县,便感受到浓浓的双拥氛围,随处可见双拥宣传标语标识,双拥宣传教育根深叶茂。
该县拥有80余处永久性双拥宣传标语、石刻、碑塔等,在高速路出口、国道212线等交通要道矗立大型双拥宣传标识标牌8幅,在城区大街小巷、场镇乡村悬挂各类双拥宣传标语500余处。近年来,依托西武当山景区和红军渡烈士陵园,投资1000万元进行提质改造,建成拥有各类景点18个,集烈士纪念、红色旅游、双拥共建、群众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双拥公园;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分别在县城汽车站至嘉陵江大桥、黄猫垭镇高台村红军街打造两处“双拥示范街”,全面融入红色文化和双拥元素,与50余家店铺签订拥军惠军协议,悬挂拥军标识标牌,将6家退役军人开办的商店打造成“双拥示范店”,5家单位分别与县人武部建立“军民共建”关系。
ㅿ双拥艺术团“送文艺进校园”唱响双拥新赞歌
在双拥宣传上,该县做到“一纳入”:把国防、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六结合”:结合重大节假日、送立功喜报、入伍退役、军民共建、烈士纪念、党团活动等时机加强双拥宣传教育。组织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82人成立四川省首个“双拥艺术团”,先后创作《铁血芳华》《回眸》《那山那水》等10余部深受军民喜爱的文艺作品,利用节假日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开展双拥政策宣讲、英雄事迹巡讲、典型事迹报告和精彩文艺节目演出15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
红色文化融入双拥血脉
苍溪县以红色资源为血脉,以红色遗存为骨架,以红色精神为灵魂,注重用红色文化引领推动双拥工作发展,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全社会双拥热情。
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张世忠带队看望慰问驻苍部队官兵
该县从阵地提优、品质提升、特色提炼等方面对现有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开发。近年来,先后投入5000万元,高标准建成红军渡烈士陵园、强渡嘉陵江纪念馆和黄猫垭歼灭战红色教育基地,将之打造成全县人民“家门口”的核心红色教育阵地。红军渡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黄猫垭先后被评为4A级旅游风景区,每年接待县内外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前来学习教育超过80万人次。
该县加强红色文物普查和红色文化专档资料收集,先后汇集成《血沃苍山》等20余种地方红色文化专著,编写了《强渡嘉陵江》连环画册和《梨乡红霞》等地方教材。开办红色精神研学班,邀请革命功臣、党校老师组建红色宣讲队;建好“融媒+革命老区建设”平台,加快网上革命历史、革命博物馆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红色苍溪,通过不同形式讲好革命故事、根据地故事、英雄烈士故事、战斗遗址故事,用红色故事润心育人,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让信仰之花生生不息,让红色精神激发双拥力量。
真情服务推动双拥发展
苍溪县大力开展送功报喜活动,严格兑现各项优待金、奖励金,逐年提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激发广大青年参军热情,有力地支持国防建设。
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兴旺看望慰问102岁高龄的失散老红军孟雪先
该县出台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每年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解决烈军属、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役军人看病难题;针对下岗伤残军人、企业军转干部、志愿兵等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提供200个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困难,享受与所在单位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持续推进“安身工程”,将特困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乡低保范围,优先纳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享受对象,基本解决了住房难题;由财政补贴,为符合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解决了养老难题;与金融、通信、酒店、医疗、商超、物流等领域的48家单位建立服务超市合作关系,推出退役军人专享服务、专享折扣、优惠套餐等项目……
ㅿ举办“戎耀归蜀”2024年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会
同时,该县建起了学习室、健身房、棋牌室、荣誉室等活动场所,让光荣院集中供养对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确保军休人员“两个待遇”全面落实;严格实施“阳光安置”,让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心仪的工作岗位,满意率达100%;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大力开展线上+线下“送岗位、送服务”活动,为广大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搭建起就业创业平台和桥梁,助推他们就业创业;实施“暖心4+1”帮扶措施,通过“摸排建档、精准纾困、常态帮扶、动态管理”与“回头看”的方式,对困难优抚对象实施常态化帮扶,不断增强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鱼水情深绽放双拥之花
苍溪县积极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严格按照清单内容进行逐条落实,协助部队解决了周边环境整治、子女教育优待、家属就业、家庭困难帮扶和常态化走访慰问等方面的具体困难。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对驻苍部队进行慰问,送去拥军慰问物资。
ㅿ军地联合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
县内所有车站、码头、邮局、医院、银行、水电气等服务行业窗口严格设置军人优先标志牌,全县所有公路、桥梁、隧道、渡口、停车场均实行军车免费通行或停放。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科技专题讲座、送文化进军营等多种方式,为驻部队苍官兵传授文化科技知识,为部队培养科技人才12人,形成了完善的科技拥军体系。
ㅿ组织文化馆专业表演老师到县武警中队开展“送文化进军营”活动
在红色梨乡,驻苍部队官兵始终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积极为当地人民办好事、做实事。先后与学校、医院、街道等单位建立军民共建点14个,建立学雷锋小组10个,共建成效显著。官兵们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在地震救援、抗洪抢险、抗旱抢收、火情救援等危难时刻,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为受灾群众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积极参与国防教育,与城郊中学少年军校结成共建对子,先后选派骨干为全县中小学生上国防教育课400余次。积极参与地方生态建设,每年为驻地种植树苗2000余株,义务冲洗街道、路面50余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岁月瑬金,薪火赓续,植根红色沃土的苍溪县双拥工作根深叶茂、繁花似锦,军民在同呼吸中共同奋进,在共命运中不断书写着新的辉煌,不断推动全市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来源 | 苍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