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替英烈正源 为英烈正名——苍溪县以史为据帮助5名烈士厘清光辉史
替英烈正源 为英烈正名——苍溪县以史为据帮助5名烈士厘清光辉史
发布时间:2025-02-26
来源:苍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分享:
日前,经过翻阅史料、查证档案、走访知情人等严谨细致的工作,苍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帮助3名烈士修正个人信息,还原真实革命足迹;帮助2名烈士确认烈士身份,英名补刻进烈士纪念馆英烈墙,供世代人民瞻仰缅怀,让这些英烈的真实光辉史迹和奉献精神供世代人民学习传承。
“我爷爷张文芝(又名张文松)不是1935年10月在长征出发后失踪,而是1937年9月参加平型关战役打援战斗中牺牲的,时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一营教导员,中华英烈网上记录的出生时间、牺牲年月、牺牲地等都是有误的。”看到网上登载的错误信息,烈士后人及时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苍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收到反馈信息后,引起该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人进行走访核实,先后到档案馆、党史办查阅大量红色史料,从中寻找烈士参加革命的历史足迹,以还原烈士真实史迹。并通过知情人提供的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内的文字记载、遗物照片和平型关烈士陵园内英烈墙上镌刻的烈士英名简历等图片证物,确认张文芝烈士系1937年9月在平型关战役外围驿马岭阻击战中,指挥全营官兵作战时不幸被日军子弹击中壮烈牺牲,系平型关战役牺牲职务最高的八路军将士。得到证实后,该局工作人员立即对烈士英名录、烈士数据库等相关资料进行修正,并对中华英烈网上烈士信息进行变更申报。同时,在调查核实基础上,对陈永钦、陈正仁两位烈士记录有误的信息进行重新修正完善。
“我爷爷1983年被政府评定为烈士,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但红军渡烈士纪念馆英烈墙上却找不到名字,希望能够补刻上,让爷爷与英烈们一起相伴长眠,了却我们后人的一点心愿。”孟先盛、张金才两位烈士的后人相继来到苍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表达诉求。
该局经过查证核实,两位烈士的身份认定真实有效,漏刻原因系英烈墙上镌刻的烈士英名来源于1981年修订完善的《苍溪县烈士英名录》,之后评定的烈士未能记录在册,后期建立的烈士数据库没有进行增补统计,造成漏登漏刻。为告慰英烈,了却后人心愿,促进规范管理,该局立即联系专业人员在英烈墙上对两名烈士英名进行补刻,让这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烈士长眠青山间、长伴纪念馆,供世人瞻仰缅怀,供世代学习传承。
“革命烈士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牺牲奉献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真实展现英烈的光辉足迹,传导准确翔实的革命精神,才能对历史负责、对英烈负责,才能更好地把英烈的精神发扬光大。”苍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刘开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