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文焕溪小流域,菜园蔬果葱郁,池塘波光粼粼,湖岸垂柳依依,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曳。
“以前这条沟又黑又臭,沟岸垃圾成堆,尤其是每次涨水过后,随着水流漂来的垃圾很多,让人糟心。现在可大不一样咯!环境明显变好了,我们打心眼里觉得舒坦。”当地农户对环境的改变感触颇深。2022年,苍溪县依托文焕溪小流域,创新开展新时代“六个一+三配套”庭院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圆满完成了水土保持示范建设项目。如今“春观梯田夏赏荷,秋摘硕果冬戏雪”已成为苍溪县百姓近在身边的美景。
不只在苍溪县。近年来,广元市聚力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聚焦长江中上游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质增效、示范建设等项目以及生态清洁小流域等一批水土保持工程。
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旺苍县木门镇,清晨的茶园还笼罩在云雾中,茶农们早早开始工作,采摘今年的新茶。一提、一放,挂着露水的新芽被茶农收入囊中。
“生态环境好,种出来的茶品质高。”旺苍县水利局局长严晓东介绍,当地以“红(红色文化)绿(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为引领,将水土流失治理与现代生态茶园建设相结合,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这段时间是黄茶最佳采摘期,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采茶收入也提高了。”茶农们笑着说。生态茶园锁住水土,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环境,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水土保持助力绿色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在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中,广元市各区县创新探索,亮点纷呈。
利州区依托月坝小流域,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村镇景观治理、河道水环境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湿地保护等措施,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
剑阁县在剑溪河小流域,科学规划“一园一特”“一溪一景”“一村一业”发展布局,将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创建生态旅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间,广元市秉持统筹规划理念,开展“山、水、田、林、路”系统治理,通过科学配置工程、植物与农业耕作等措施,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前,广元市水利部门已完成22条小流域治理任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85.83平方千米。今年,广元市还将持续发力,积极推进6条小流域治理,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3.92平方千米。
站在嘉陵江畔远眺,层峦叠翠间点缀着星罗棋布的生态茶园、果蔬基地。广元市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极大提升了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打破了水土保持项目经济效益低的困境,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热情与积极性,为长江中上游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树立了典范,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各方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全方位、系统性提升水土保持成效,不断塑造生态新优势,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广元市水利局总规划师王翼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