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的瓶颈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水源的问题!四川苍溪县长期以来,一直不断在解决“源头”和“龙头”这“两头”做文章,让高山低洼地区的人民群众都能吃上干净水、放心水、安全水。
“我们现在喝的是嘉陵江里的水,水质好、水量大,和城里人吃的水一样”陵江镇笋子沟二组73岁的周仕会感慨地说。
陵江镇六槐村一面临江、一面临崖、一面临沟,百姓大居住于山顶、山腰,因地势受限,加之没有中小型骨干水利工程,一眼能望见奔流的嘉陵江水,但只能是“望水兴叹”!现正使用的六槐供水站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2008年进行改建,解决六槐社区及周边群众1000余人、300头牲畜的生活饮用水。由于水源地不能保障,加之管理不到位,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用水人员增多,供需矛盾突出。2022年采取管网延伸,从县城中梁子水厂加压至原六槐供水站高位水池,新建联通引水管道3.2公里,提水管道1.6公里,建110、千瓦加压泵站1处,智能控制系统一套、消毒系统一套,新建300立方高位水池1口。确保1.1万人吃了了嘉陵江水。
“我们这几天抢抓好的天气,组织机械和人员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早完工,早发挥效益”,六槐供水站联通供水工程苍溪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施工现场负责人袁坤如是说。近一周时间,天气出现变化,绵绵冬雨飘落,入冬的第一场雪也如期而至,面对出现的极端天气,对施工作业进行调整,确保工程建设推进不因天气原因受影响。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彻底解决陵江镇六槐片区生活饮用水问题。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调研要求,县水利局组织对六槐片区进行全面摸排论证,进行科学规划,解决陵江、元坝、云峰等3个镇11个村(社区)10786名群众、12900头牲畜饮水安全。
项目规划安排分两期实施,一期从六槐供水站高位水源池管网延伸经玉女村至太平村,铺设内涂树外3PE焊管供水管道11.69公里,现已全面开工建设,2月底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二期在一期延伸供水主管网的基础上向陵江镇六河村、玉女(宝塔)、康乐村、凤凰村、云峰镇的青盐、桅杆村方向延伸,铺设内外涂树焊管63.917公里。工程2月初全面开工建设,5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工程建设成后可实现工程项目区内群众生活用水量、水质有保障,同饮“嘉陵江水”。
苍溪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2334平方公里,是革命老区,是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原产地,属丘陵地区,是“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川北老旱区,水利规划布局不平衡,全局性、战略性布局不均衡,东北部中小(1)型骨干水源工程少,部分乡镇无一座中型水库,只有唯数不多的小(2)型和山坪塘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依赖自然“靠天吃饭”的日子不同程度存在,由于地质地壳的变化、人为开采、高速、高铁、天燃气开采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导致地下水流发生改变,水源保障难。历届县委、县政府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治水思路,一直在不懈努力改变、改善进行中。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提质增效项目,通过实施集中供水、联户井、单户井,持续不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2023年开始,遵循“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联通”的工程布局模式,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建设思路,重点发展集中连片万吨级城乡一体化供水、规模化供水工程,县域水网骨架布局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成效明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2.5%以上,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将达到80%,受益人口达4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