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通过档案管理“六同步”,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也为全市水利项目建设运行管理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是与规划同步。在项目规划初期阶段,就将项目档案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同步融入到规划中,建立项目档案工作体系,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计划。
二是与设计同步。在工程设计阶段,将档案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同步纳入设计方案中。将项目档案管理纳入项目建设管理程序,纳入领导责任制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落实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
三是与施工同步。在施工过程中,同步开展档案技术交底,加强档案形成过程管控和考核措施。确保所有施工过程的变更记录、质量检查报告、安全记录等都能及时准确地记录。落实专人按照建设进度同步对施工过程资料进行收集、组卷、审核、归档,确保档案资料准确、及时、真实和完整地反映项目建设全过程。
四是与验收同步。在工程完工验收后,项目法人同步对项目档案资料进行全面自检,确保所有档案资料准备齐全,且符合档案专项验收标准后,于竣工验收前三个月内向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开展档案专项验收或与竣工验收同步开展档案验收,未进行档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开展竣工验收。
五是与运行同步。在工程项目投入运行后,项目管理单位同步收集和整理运行期间产生的各种监测数据和运行报告作为运维档案,为后续工程正常运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六是与维护同步。在工程维修维护过程中,项目管理单位按照维修维护进度同步持续更新相关档案数据信息,确保档案数据库实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