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元市水利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扎实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通知

关于扎实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通知

日期: 2015-05-20 来源: 广元市水利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广水函〔2012120

 

广元市水务局

关于扎实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水务局、直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和农业部、省水产局关于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部署,加快推进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持续增强水产品供给保障和助农增收能力,现就扎实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省局要求,立足我市实际,遵循渔业科技规律,把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渔机渔技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联合协作,不断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努力强化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大力加强渔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渔业科技对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渔民持续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通过“科技促进年”活动,使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得到显著提高。

二、目标任务

(一)加快渔业科研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把握好水产科研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公益性水产科研项目实施力度,强化现代水产业技术体系支撑。在水产良种方面,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导向,引进、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在渔机方面,加快推进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在综合技术方面,重点加强病害防治、节本增收、健康养殖、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水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水产业防灾减灾、可持续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水平。二是要加强水产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以水产大专院校、水产研究所、水产骨干企业为龙头、水产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水产实验体系建设。加强水产科研育种基地、检测中心、鱼病诊断、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追溯体系等建设和系统布局。三是要推进水产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创新渔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作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

(二)加快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水产技术应用和服务水平。加快水产业科技进步,关键要强化推广应用,尽快将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进一步完善乡镇水产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结合水务体制改革,发挥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提倡服务在乡、管理在县。要按照强化基层公益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的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条件建设,确保技术推广、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职能有效履行。同时,引导鼓励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加快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水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要适应生产环节、渔时季节、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的需求,依托水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示范片、水产规模化养殖场等,组织发动水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涉渔企业的科技人员,以及广大基层水产科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升水产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

(三)加快现代水产业人才培育,提升科教兴渔水平。加快水产业科技创新,基础是人才。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现代水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加强水产业科研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依托现有科研计划、项目和基地建设等途径,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水产业科研优秀人才,支持其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合作交流与团队建设,逐步形成以科研优秀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团队。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强化基层技推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各类农业职业院校、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推广机构与涉农企业,以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等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具有一定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水产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着力培育现代水产业生产经营主体。

三、工作重点

扎实推进 “十大行动”,努力开创渔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新局面。

(一)水产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积极组织发动水产科研、教学单位、社团组织、养殖加工企业、养殖业主、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大力开展水产科技创新和推广活动,积极组织成果申报,力争年内有两个以上通过鉴定并获奖。

(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行动。大力推广应用水产健康养殖新模式、新技术,积极引导发展“一县一品”、“一村一品”水产养殖,推进名优特色水产养殖向规模化、基地化、连片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年内建成1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三)水产老旧池塘改造提升行动。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和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提升养殖基础设施和装备现代化水平,创建一批现代渔业先行示范区,引领带动各地现代渔业加快发展。

(四)稻田综合种养示范推广行动。大力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各县(区)要创建或优化2-3种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并形成相关技术规范,每个县(区)核心示范户20户、专业合作社1个以上,组织培训技术骨干200人次以上;各适宜发展稻田养鱼地区要积极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

(五)水产良种推广覆盖面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完善繁育设施,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的水产优良品种,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力争全省水产良种覆盖率提升5%以上。

(六)水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行动。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主推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水质综合调控技术、优质饲料应用技术、稻田生态养殖技术,大力推广发展优质“四大家鱼”、南方鲇、斑点叉尾鮰、泥鳅、黄颡鱼及市场适销对路的鲟鱼、雅鱼等冷水性鱼类,大力发展大鲵养殖,进一步提升科技对水产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力争名优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比重提升5%以上。

(七)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行动。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应用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力争全年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

(八)百名水产专家科技下乡行动。组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社团组织等单位水产专家,通过渔业科技进塘入户、科技合作、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等方式深入基层,对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养殖户等开展渔业科技知识讲座、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工作。

(九)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渔民技能培训行动。认真落实农业部 “金蓝领计划”,与相关涉渔企业密切合作,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采取分级分类分批的方式,大力开展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渔民水产应用技术培训。市、县区培训基层水产技术人员达到1000人以上。

(十)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扶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万人帮扶行动”部署,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大力开展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业务辅导员、合作社理事长、入社成员的水产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合作社应用科技、推动发展、增加效益的能力。全市培训人员达到1000人次以上。加强对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的科技指导和服务工作,力争科技对水产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高5%以上。

四、工作进度

第一阶段:今年1-6月,全面动员部署阶段。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加强宣传、全面动员、营造氛围。

第二阶段:7-11月,全面组织实施阶段。根据农业部、部渔业局的统一部署,按照“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基层,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组织水产教学科研单位和各级技术推广人员、涉渔企业及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中来,全面落实各项行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阶段: 12月,总结阶段。对渔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炼经验,分析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对策措施,为推进渔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加强对该项活动的领导,市局成立由张勇副局长任组长,局人事科、水产渔政站、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把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列为2012年的重点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渔业科技促进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各地要把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与水产区域布局,发展主导品种、特色产业结合起来,与推进水产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措施有力、突出实效。要创新科技管理和组织动员机制,推进渔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要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表彰奖励等,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进村、到社、入户开展科技服务。要积极引导水产龙头企业、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落实活动所需经费,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高度重视“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宣传,注意总结经验、发现亮点、树立典型,并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促进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确保活动圆满。

 

 

二○一二年六月五日

 

 

  抄送:省水产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广元市水务局办公室                 2012年6月5印发

主办单位:广元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839-3268081 网站邮箱:gycshuiwuju@guangyuan.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7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