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门协同作战,数据汇聚“一体化”。联合卫健、疾控、公安、医保、民政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数据共享协作机制。通过每季度一次的数据交换与整合,将碎片化信息整合,形成全县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全景画像,为慢病监测与防控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⑵医防深度融合,信息流转“无缝隙”。严格落实死亡病例上报制度,有效杜绝死亡数据漏报现象,使死因监测漏报率保持在5%以下。托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慢病患者的诊疗信息进行实时抓取和分析,每月自动生成并推送100余份病例提示,临床医生根据提示及时报卡,形成从临床诊疗到公共卫生监测的快速反应通道,显著提升疾病防控及时性和有效性。
⑶基层扎根筑网,防控触角“全覆盖”。乡镇卫生院与派出所、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建立每月一次的信息核对机制,及时更新人口数据与死亡信息,保证基层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卫生院内部强化科室间协作,针对死因系统中肿瘤死亡人员,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肿瘤系统补报与死亡随访标注,实现数据的院内共享与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