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疾病防控服务能力和青年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构建育才体系,打造川陕甘结合部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广元市疾控六大举措推进实习基地带教工作。
坚持因材施教,优选配强带教老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带教老师是实习生进入工作实践角色的启蒙老师,其言行举止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应。中心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实习基地的建设,选择热爱疾控事业、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带教,目前涉及职业卫生防护、检验检测、学校与环境卫生等16个领域副高以上师资储备力量26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市卫健系统突出贡献专家1人、川北医学院兼职副教授1人。做好带教工作,也关注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在实习学生入科之前要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理论知识进行摸底,清楚学生的需求制定合理合适的实习计划安排。
塑造阳光心态,增强心理建设能力。中心注重适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次组织召开思想政治学习,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邀请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服务部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敖江莎老师前来授课,通过案例分析、自我解读、现场教学、课堂测试、交流互动等多种丰富形式,围绕对“压力与情绪”的认识、理解,如何调节与管理等板块作出全面系统的讲解,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消除紧张心理,端正实习态度,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带教时始终保持放手不放眼,放手不放心的原则,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联系实际,着力锤炼“七种能力”。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提升能力,能力提升的方式是学习实践。中心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丰富教育载体,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实习生将学到的人文、社会、基础医学知识等全面系统地应用到疾控工作中,在满足疾病预防工作需要中增长实践能力,引导提高实习生思想觉悟,让实习学生的心热起来,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主动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去运筹谋划、奉献担当,始终与疾控系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2019年由实习学生组建的参赛队代表我中心获得西南医科大学第二届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竞赛一等奖。
巧用赏识教育,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与肯定,使学生自重、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学习、努力奋斗,取得更好的成绩。注重提高学生定位,以优秀同事来对待,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定位为“好学生”。注重与学生平等对话,“亦师亦友”。注重放大优点、缩小缺点,成绩突出者,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采用平和的、“不经意”的态度给予指出,学生们更易接受,正视自身的缺点或错误,在岗位上得到磨炼、成长,自身创造力得到激发,目前已毕业学生均走向社会,成为市州公卫岗位骨干力量,其中昭化区进修人员柏光辉更是获得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个人一等奖,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李月更是跨专业考上了华西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硕博连读。
加强道德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广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进修基层锻炼管理制度》,坚持将职业道德培养贯穿到实习带教过程中。成立了中心青年政治辅导班,把实习生与正式青年职工同要求同培养,着力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带教老师管理,影响教育学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引导学生认识疾控职业的社会价值。注重宣扬全国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十年成绩突出个人李波、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薛蓉、省总工会“同心战役最美女职工”李丹、四川省“抗击疫情”最美家庭熊丽等先进典范,为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榜样。
持续巩固成效,打造一流实习基地。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明确教学目标,及时沟通评价,做到师生协同互动。同时,坚持以学带教,以教促学原则,开展双向测评,相互促进,找出不足,进一步改进带教工作,提高带教经验,持续提升带教工作质量。中心传防疫所所长贾永朝等一批带教老师荣获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2020年度“公共卫生实践教学优秀指导教师”。组织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上海市杨浦区疾控中心、云南省蒙自市疾控中心、江苏省南通市疾控中心五个教学实践基地在广元交流分享带教学生经验。目前已接纳四川大学、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学生,市(州)县区疾控中心、企业进修人员累计达100余人,成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实习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陶伟
编辑:黄呈韵
审核:谢春燕
来源:市疾控中心
喜欢就点一下(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