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药生产和农药使用大国,这取决于我国的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农业生产体量。而不论是在农药生产还是农药使用甚至于农药运输存储阶段,相关人员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接触到而出现农药中毒的情况。所谓职业性农药中毒,主要是指农民、农药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农药中毒。我们都知道农药的毒性差异较大,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药不乏一些高毒性农药,其导致人体出现农药中毒的途径也比较多,包括吸入、误服、皮肤接触等等,虽然我国目前正在逐渐减少高毒性农药的生产与使用,但是各种类型的农药仍然对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健康威胁。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而死亡的人数位居世界前列,这说明职业性农药中毒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职业性农药中毒的相关内容,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目前常见农药的具体情况,从化学成分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农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种,而目前我们使用较多的是有机农药,这其中包括有机磷、有机氯以及一些有机汞化物等,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农药中毒就是有机磷农药中毒,而无机农药主要是无机磷化合物。农药的作用根据其品种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有除草剂、驱虫剂、杀虫剂、杀菌剂、增效剂等,由于我国近年来农业化学技术发展比较快,因此当前情况下我国市面上生产使用的农药种类纷繁复杂,化学成分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且复合型农药比较多见,由于农药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所以出现农药中毒情况后,其对于人体的损害程度也有很大差异,目前来看职业性农药中毒患者中皮肤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都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棘手的是多数农药中毒患者在农药进入人体循环后开始对多器官造成损害,患者往往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难以改善的器官衰竭症状,因此农药中毒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从临床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农药中毒患者的整体死亡率在12%左右,这个死亡率已经比较高了。
在我国,多数农药中毒患者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根据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全部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占比超过6成,因此我们也以有机磷农药中毒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有机磷农药种类是比较多的,且其毒性也比较强,且多数有机磷农药可由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以及口服这三种方式导致中毒,不同的中毒途径下患者的病情表现也有一定差异,一般来看,皮肤接触中毒患者一般发病时间比较晚,表现出较长的潜伏期,而呼吸吸入和口服则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这是在控制有毒物质剂量的情况下的中毒特点,患者从接触毒物到出现中毒症状的时间还与进入患者身体的有毒物质总量有关。
有机磷农药在进入人体后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并与之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原本人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能够分解乙酰胆碱,保持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信号传递正常,而磷酰化胆碱酯酶则不能分解乙酰胆碱,这会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过多乙酰胆碱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先受刺激导致兴奋,随时间推移开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中毒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当然有机磷农药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亢进以及心血管抑制的情况出现。患者平滑肌痉挛的影响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腹部、呼吸道、消化道等等。而患者腺体分泌亢进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流涎、大汗等,而且最严重的是,患者还会出现肺水肿的情况,一些有机磷农药对肺部的损害是非常明显的,患者肺部会持续出现纤维化的情况,这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接触毒物剂量较大的患者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且病情发展比较快,患者中毒后一段时间内出现胆碱能危象,这是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的典型症状。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需要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以及阿托品等,胆碱酯酶复活剂能够恢复胆碱酯酶活性减少乙酰胆碱,起到解毒的作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此类药物是解磷定、氯磷定等。而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中也有重要地位,使用阿托品需要注意避免阿托品中毒,按照剂量以及时间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以及生命体征情况,注意患者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避免阿托品过量导致患者中毒。当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复方解毒剂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这类药物包含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等,根据中毒情况选择适当的注射剂量同样能够达到相应的解毒效果。
其实预防职业性农药中毒是非常关键的,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中毒发生率是降低农药中毒给人体带来危害的先决条件,不论是农药生产、储存管理、运输人员亦或是农药的使用者,在工作过程中都要对相应的农药有深入的了解,在加工生产以及运输储存过程中要根据农药的具体性质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而农药使用过程中更要严格遵照使用说明科学使用。农药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误服、误触等,避免意外接触农药导致中毒。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本文后能够加深对农药中毒的认识和了解,希望所有工作中与农药有密切接触的工作者都能注意相应的预防工作。
(部分资料源自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陶伟
编辑:郭幸鑫
审核:谢春燕
供稿:旺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伍先军
喜欢就点一下(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