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2022年广元卫生健康“七大”重点工作盘点

日期: 2023-01-20 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字号: 打印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目标,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健康广元、中医药、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加强政治引领,落实中心组学习旁听工作制度,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200余场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持续夯基固本,全面落实“三级五岗”责任清单,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提质增效,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域达标,高标准打造一批党建工作示范医院和标杆党支部。建立“党建+群团+统战”工作模式,行业党外人士凝心聚力作用充分发挥。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机制,年内引进培育高层次卫生人才120余人。健全落实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加强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管理,把牢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整顿及“三亮”“三评”活动,不折不扣落实巡察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树旗帜、戴党徽、亮身份”活动,2万余名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等一线走在前、作表率,一大批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受到上级表彰表扬。

二、疫情防控工作精准高效

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科学指导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最短时间、用最小代价成功处置了利州、苍溪、青川、剑阁、旺苍等地多轮本土疫情,未造成疫情外溢至其他省份,最大程度降低了疫情对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构筑新冠病毒感染群体免疫屏障,其中,60-79岁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率95.98%,全省排名第8。

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转运隔离、流调溯源、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救治等能力,圆满完成支援吉林、成都等抗疫任务。10月4日利州区疫情发生后,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先后接管精卫中心和方舱医院,抽调2500余人在交通卡口、核酸采检一线坚守2个多月,抽调人数占市本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45%左右,充分体现了医疗机构的责任和担当。

“二十条”“新十条”实施后,紧盯农村地区、城市社区“保健康、防重症”各环节重点工作,家庭医生完成新冠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工作,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每周开展巡诊服务。向全市28万余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了防疫健康包。

三、攻坚克难医改重点任务落地开花

因地制宜推广学习三明医改经验,出台《广元市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实施方案》,研究制定16项改革任务,推广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朝天区被纳入全省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改革试点,其工作信息先后被省卫生健康委《四川省医改动态》(第3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工作交流》(第143期)先后刊登。建成省级社区医院1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机构3家、达标机构22家,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个临床科室创建成省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历史性解决了3263名年满60岁以上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问题。加强行业综合监管,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1696人次,检查各类机构场所13129家次,线索问题及时处置率、群众满意率达100%。开启杭广合作新篇章,签订《浙广医疗卫生东西部协作和交流合作框架协议》,23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161名医护人员赴杭进修学习,24名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赴杭挂职锻炼。

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快建设,设置亚专业数量17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7项。出台《广元市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纳入年度民生实事的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深入开展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派出驻村工作队9支,选派34人对口支援脱贫地区,落实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监测,推送风险户1004户,新纳入65户。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成无差别综合窗口设置,实现9个事项“川渝通办”、6个事项“省内通办”、5个事项“跨省通办”。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查处违法案件510件,高质量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成市级医疗“三监管”平台部署、市县两级医疗“三监管”工作运行机制建立。

四、公共卫生服务不断优化

推动实施17项健康广元行动,成功入选健康四川行动“十大典型案例”1个、“十名健康达人”1名,建成4个健康促进县,实现健康促进县全覆盖。持续为全市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146个,开展针对性、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建成国家级健康企业1家、8家省级、27家市级健康企业,入选全国健康企业优秀行政案例。建成11家尘肺病康复站,静乐寺、天曌尘肺病康复站分批获全省首批丶二批尘肺病康复站考核第一名,牵头召开川东北职业病与职业健康联盟,建立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荣获全省"安康杯"先进组织单位。完成职业健康体检12590人、职业性尘肺病随访3905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7家,工作场所监测124家等。扎实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用第二代长效针剂门诊治疗试点工作,168名患者注射第二代长效针剂。规范开展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随访工作,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95.51%,治疗成功率提高至95.90%,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零。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应急网络,落实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制度,组织开展多场景应急处置演练。

五、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新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市级中医质控中心1个(骨科)。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实现市县区中医医院全覆盖,全市三所三级中医医院均达到B及B+等次,其中市中医医院得分735分,位列全省第六、市州第二。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组建市级中医药专家团队70个,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覆盖帮扶带教,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到53.49%。新建省名中医工作室1个、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新增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4名。苍溪、昭化药文化博览园认定为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启动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改革试点,遴选桡骨远端骨折等3个中医病种,实行单病种付费。促进中医药尽早、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治,全市收治的阳性感染者中医药救治率100%,为集中隔离人员、一线抗疫人员等发放中药200余万袋,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优势作用得到有力发挥。

六、全生命周期健康守护扎实推进

大力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提升行动,完成2家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申报,完成1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申报。提升产前诊断及筛查能力,全市产前筛查机构覆盖率达100%,建成市级产前诊断中心。落实“两癌”筛查民生实事,为32745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筛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6.1%。规范开展“出生一件事”办理。推动出台《广元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高质量形成《广元市人口出生率降低问题的思考与建议》调研成果,实现三孩出生438人,同比增加98.19%的良好态势。“四岗”联系人制度成功经验在全省人口监测家庭发展工作会议做经验交流。年度新增备案托育机构31家,托位2095个,普惠性托位数量居全省第二。推动广元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申报,完成2期74名中级、初级育婴员免费培训,托育机构水电气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纾困扶持政策全面落地见效。启动实施银龄健康工程,加强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建设。为全市1.3万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管理,为6190名失能老年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广元经验”在全省老龄健康工作会上交流发言,为全省失能老人“健康敲门行动”提供样板。52.94%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省级医养服务示范单位2个。实施老年心理关爱行动,新增老年心理关爱点2个。31家二级医疗机构认定为市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七、强化支撑保障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

重大资金项目保障有力。全年固定资产入库3.51亿元,争取非基建到位资金8190.22万元。完成储备项目217个,完成资金238.57亿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市中心医院城北分院、市精神卫生中心项目实现开工,市中医医院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做好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全年争取到位资金8190万元。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引进博士2名,硕士93名,2157人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护士执业资格、卫生人才评价考试。做好公共卫生特别服务岗招募工作,招募医疗卫生岗362人,校医辅助岗50人。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市中心医院聘请四川大学肝脏外科及肝移植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勇担任名誉院长,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韩云炜、李鹏2名博士。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新增智慧医院6家,2个项目纳入省级“5G+医疗健康”建设应用试点,启动云影像平台建设工作。

地址: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东路726号 联系电话:0839—3265881
主办单位: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2022000738号-1   
网站标识码:5108000002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