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任务,市卫健委在落实落细防控措施的同时,坚定不移的牵头抓紧抓实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空间形态和人口流向等变化,整体规划、高水平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助力基层首诊,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让群众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科学规划,高位推动。两改后全市共137个乡镇卫生院,我市在32个中心镇中遴选了16个卫生院规划建设次中心,其中15个远离县城,均符合群众就医流向,周边辐射群众均有愿望需求。为确保县区、市级部门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市卫健委牵头编制了《广元市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将省市工作要求融入其中,两上两下征求县区、部门意见建议,联动决策。年初,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由卫健、编制、人社、财政、医保五部门联合印发。
二、党政部署,部门联动。次中心建设写入了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十四五”期间重点优先建设10个。将“开工6个次中心建设”纳入2022年度市民生实事,对县区部门绩效考核,市委、市政府建立每月通报、每周通报的工作机制。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数次深入到次中心,实地查看、座谈了解、沟通交流,逐一对每个点位做到现状有数、规划有数、短板有数、措施有数,通过与县区党委、政府领导沟通、交流,确保思路一致、方向一致。通过联席会、季度专题会、现场会等形式专题调度次中心建设,听取局长、院长汇报、交流发言,聚焦阶段重点安排部署工作。
三、对标对表,属地主动。首先是对标二乙等级创建标准。通过创建二乙等级为契机,解决和推动中心卫生院在自身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改进,提升核心竞争力后,再接续建设次中心。16个中已有9个创建为二乙等级医院;其次是对标次中心建设指南。在指导县区编制次中心设置规划中,对已创建成二乙等级的,重点放在对建设指南的查漏补缺、强弱补短方面,对未创建成二乙等级的用2-3年时间基本达到建设指南。2022年,5个次中心通过省级验收,达到省级次中心;三是对标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建设方案。各次中心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结合辐射区域和人群分布、诊疗量和健康需求、疾病谱等,结合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制定特色科室建设规划。如: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卫生院的骨科、内科,剑阁县白龙镇中心卫生院的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朝天区曾家镇中心卫生院的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同时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医疗机构的支撑作用对口支援;四是对标市级民生实事目标。纳入市定年度民生实事的6个次中心属地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书记、县区长现场指导、专题研究,次中心所在乡镇全力配合,其中:涉及新建(迁建)或改扩建综合住院楼等基建的有5个,涉及专科能力建设的1个,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五是对标两改红利持续释放。聚焦卫生院长期存在的人财物资源分散的现实问题,通过开源来精准破解制约发展瓶颈问题。如:剑阁县白龙镇中心卫生院将周边5家卫生院作为分院,编制人员统筹使用,元山镇中心卫生院通过与周边建制乡镇卫生院建立次中心医共体,解决了医务人员流动与病人流量等问题,青川县将竹园镇次中心与同在一个场镇的县第一人民医院实现医共体,昭化区卫子镇中心卫生院位于老场镇步行街,苦于无发展空间,县上迟迟下不到搬迁的决心,此次已完成整体搬迁立项,并已动工。
四、政策支撑,保障带动。次中心建设能快速推进,得以于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支撑,特别是明确了经费、编制、分配、人才招引、帮扶、国债、用地、医保等八项保障政策。如:在经费保障方面,市县同步配套,市级财政时序补助纳入省次中心项目建设单位100万元,县区整合使用东西部协作项目等经费,今年市财政已下拨600万元配套纳入年度民生实事次中心建设项目,各县区均在东西部协作经费中切块600-1500万元不等用于次中心建设。在编制保障人才招引方面,按照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通过分年度逐步增加编制、县招乡用等方式解决,苍溪县将两改后统筹到县健康促进中心的空编中拿出13个编制县招乡用分配到次中心,剑阁县委编委批复元山镇次中心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在分配政策方面,允许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落实“两个允许”,在争取建设经费方面,青川县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已入库1.24亿元统筹用于竹园镇、青溪镇中心卫生院建设,苍溪县将歧坪镇中心卫生院纳入2023年东西部协作援建项目、昭化区通过EPC(工程总承包)方式实施卫子镇中心卫生院迁址建设,同时,苍溪县、昭化区还保障了两个机构搬迁和新建所需用地。在医疗保障方面,按照DRG付费据实保障,不限总额,机构可以自行选择下浮执行等级医保政策。
主要成效
一、完成年度民生实事任务。12月上旬全市“开工6个次中心建设”的今年市级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二、完成省下达建设任务。苍溪县歧坪镇、东溪镇、剑阁县白龙镇、元山镇、朝天区曾家镇等5家中心卫生院通过省级验收,被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为省级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三、多个媒体宣传报道。今年,《四川日报》《健康报》均就我市次中心建设成效予以报道,《中国农村卫生》杂志11期刊登我市《聚焦县域资源优化 提升乡村医疗能力——四川省广元市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助力基层首诊》文章。4月、10月,我市次中心建设工作先后两次在全省医疗服务管理和改革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做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