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书写新时代护航百姓健康答卷——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综述

日期: 2023-03-31 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字号: 打印

2022年是广元市大力开展民生保障提质行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医疗改革,全力抗击疫情,打造“医在广元”品牌,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时代答卷。

铿锵的脚步在岁月里铭记,奋斗的汗水在笑容中开花。

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新跨越

2023年,广元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传捷报: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眼科,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被纳入全省省级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至此,广元市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增至6个,增强了引领全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2022年,全市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综合排名全省第3,创历史最好。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排名和健康广元、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考核均位居全省前列。这一年,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成效突显。广元市成功申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学科纳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同时启动1个国家级、3个市级、9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创建四川省第一批基层临床特色科室4个。这一年,全市医疗卫生人才培育按下“快进键”,新引进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先后选派200余人到杭州进修学习,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成立市级中医骨科质控中心。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2022年,全市卫健系统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26.94亿元,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江新区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综合楼等项目加快建设;这一年,智慧医疗开启“新篇章”。新增智慧医院8家、互联网医院1家,智慧医院总数全省第二。启动云影像平台建设,推进“5G+”远程医疗协作调度平台建设,完成全省远程医疗专网接入。市中心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5G人工智能应用项目纳入全省试点。

中医药发展成绩斐然。2022年,广元市中医药强市工作全面启动,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区域中医疫病防控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加快推进,31项省级中医科研项目通过立项;这一年,3个优势病种纳入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改革试点,4家中医药公司创建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种院内制剂纳入省级调剂目录并在全省推广使用;这一年,医养结合深入推进,探索医疗机构代管养老院模式取得成功,多家敬老院开设了医养结合服务,综合医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省级医养服务示范单位2个,市中医医院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医养服务示范单位。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去年6月,旺苍县的刘女士在县医院做完骨科手术后,转回当地卫生院继续康复治疗,既节省了就医开销,还方便了家人照料。

2022年,广元市加大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县域医疗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规范化和特色科室建设力度,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村卫生室补助、村医养老保障等政策,全市3263名离岗老年村医按月领取养老补贴,乡村医生队伍得到巩固,县、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疗能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这一年,广元市在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加强分级诊疗体系信息化建设,引导三级公立医院主动下沉资源,通过“大手拉小手”,让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流进基层,提升了基层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这一年,全市建成“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机构3家、达标机构22家,2家乡镇卫生院上榜全国500强榜单。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预约诊疗218.7万人次,较疫情发生前增长45.6%。全市上转和下转人次同比增长12.80%、9.40%。

深化医改工作纵深推进。这一年,广元市深化医改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16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旺苍县被确定为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朝天区被纳入全省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改革试点,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改革加快推进。

基层网底持续扎牢筑实。这一年,广元市启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完成1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规划和申报,开工建设6个次中心。截至去年底,苍溪县歧坪镇、东溪镇,剑阁县元山镇、白龙镇,朝天区曾家镇等5个中心卫生院建成全省首批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022年,广元市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经验两次在全省作交流发言。

92岁高龄的罗大爷股骨颈骨折后,在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卫生院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该院院长王政说,罗大爷这种“年龄大、风险高”的手术要是在以往,必须要三甲以上医院才能开展……去年,该院通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临床特色科室建设、基本医疗、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医疗业务覆盖面由原来的6个乡镇扩大到10余个乡镇,服务人口近20万,辐射半径15公里。2022年门诊近9万人次,住院近5000人次。

织密公共卫生服务网

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更加有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重大的惠民政策,全面保障落实既是要求,又是责任。2022年,广元市织牢夯实公共卫生服务网,国家12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229.29万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率100.24%,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更加有力。

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去年,免费婚检、免费孕检、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惠及8万余人,农村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3.2万余人,筛查完成率达105.98%;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连续11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累计建成AAA级预防接种门诊22个、数字化接种门诊19个,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儿童营养包发放率超省定12.3个百分点。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和省级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县(区)创建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建成市级产前诊断中心,市妇幼健康指导中心获得省级表彰。

慢病传染病管理成效显著。广元市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完成率105.98%,成功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个、省级4个;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同比下降35.17%。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连续4年大于95%(省上标准90%)。严重精神患者规范管理率98.33%,综合评分全省第一。艾滋病治疗覆盖率95.51%(省上标准90%),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连续4年保持“0”记录。职业健康工作领跑全省。牵头启动了川东北经济区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健康联盟暨示范区建设,建成省级健康企业2家。广元市健康企业建设经验,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健康企业优秀行政案例在全国推广。

“一老一小”服务精准有力。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在降低风险、提高医疗水平、促进老人和婴幼儿健康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激发生育潜能。全面落实婚假、产假、育儿假制度等规定,确保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落地,全面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全省率先启动工会会员享受托育补助金试点工作。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执行纾困扶持政策全面落地见效,累计减免相关费用30余万元。启动实施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和省级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县(区)创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新增备案托育机构31家、托位2095个,托位完成率104.75%,全市普惠性托位数量、备案机构数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

去年,全市共组建540个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为1.3万名长期卧床病人、高龄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为5500名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三个一”免费健康服务。广元市“健康敲门行动”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发言。

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有效。2022年,市卫健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发挥疫情防控主力军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入川即检”和“首站负责制”要求,成功应对多轮外部疫情冲击,牢牢守住了四川疫情防控“北大门”,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四川工作组充分肯定。大力提升防控救治能力,建立异常信息收集、研判、处置等机制,在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尽锐出战、以快制快,科学快速处置多轮疫情,将风险化解在可控范围内。派出多支队伍支援吉林、上海、成都等地,积极贡献抗疫广元力量。在实施“乙类乙管”后,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疫情防控多项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报道。


……


“人民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时代是阅卷人。”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市卫健系统干部职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百姓,勇毅担当,勠力同心,奋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地址: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东路726号 联系电话:0839—3265881
主办单位: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2022000738号-1   
网站标识码:5108000002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