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130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4-07-15 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字号: 打印

张洁代表: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建议》(第130号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准确定位,统筹各项政策‘多规合一’”的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先后成立了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生物医药产业专班等议事协调机构,先后出台了《广元市“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促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二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将中医药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政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有机结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二、关于“科学规划,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

广元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中药材品种超2000种。近年来,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中药材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森林药库”,全力推进“352示范工程”和GAP试点建设落地见效,全市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药用动物90余种,自然蕴藏量10万余吨。杜仲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0%,川明参产量占全国50%以上。建成特色医药产业园2个,中医药生产规上企业12家,其中中药饮片加工企业8家、中成药生产企业3家、保健食品制造企业1家,生产的产品涵盖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药健康产品、日化产品等350余种“四川赤健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和“天麻”入选全省首批中药材GAP示范建设重点企业和品种,茯苓被纳入省重点发展品种,昭化茯苓“种一休三”模式入选全国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推行“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籽)苗供应、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保价回收的“五统一”服务,从源头保障中药材品质。截至目前,已成功建成麝香、天麻、茯苓4大种植基地,2023年全市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0余亿元。

三、关于“强化保障,夯实产业发展后盾力量”的建议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民族复兴的后盾力量。一是压实层级责任。建立“调度会商、通报提醒、考评排位”工作机制,定期督查落实情况,确保示范工作迅速展开、高效推进。二是加强院企合作。昭化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开展昭化茯苓高产种植技术研究;利州区与成都大学合作开展天麻良种筛选、商品麻生产、种子和种麻培育等技术研究,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灵芝种植技术研究;剑阁县与四川农业大学和省林科院合作开展“核桃+菊花”“核桃+前胡”等林药种植模式研究,与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合作开展淫羊藿仿野生种植技术研究。三是优化关键环节。优化菌类药材接种技术,菌材生物转化率由16%提升至28.35%。完善天麻、茯苓趁鲜加工工艺,我市茯苓的茯苓酸、总三萜含量在全国12个主产区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创新动物药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同步突破乌梢蛇、蟾蜍等人工养殖技术,壁虎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四是加强基础研究。投资1.4亿新建川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围绕川产道地中药材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川产茯苓(四川、昭化)深化质量特性研究,新增检验检测项目15个,取得药品检验技术参数209个,有力支撑了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四、关于“加强宣传,打造中医药特色广元品牌”的建议

我市充分利用抖音直播、微视频等现代传播方式,搭建产销平台,开拓市场,加强中药材线上销售,支持中药材基地与电商直播基地开发新产品,挖掘明星产品,昭化区依托四川扶贫微商店、益农信息社等平台,推出昭化茯苓等8类农林产品作为网销“爆款”产品。挖掘新渠道、拓展新空间,今年组织中药材生产企业参加国外市场拓展活动2次。以佳华种植、赤健中药为核心,推动华润三九、九州通等省内外龙头药企合作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敏团队等科研技术单位参与,形成“政府+院校+合作社+企业”的培育模式,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区域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产学研的科技支撑作用,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加强品牌建设,做大品种、做大规模、做大产业,为广元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感谢您对全市中医药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郑丽君,0839-3265092。

 

 

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15日

地址: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东路726号 联系电话:0839—3265881
主办单位: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蜀ICP备2022000738号-1   
网站标识码:5108000002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