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范雪梅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城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公共卫生发展现状
全市有公共卫生单位3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8个、卫生监督机构8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传染病医院1个,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个,采供血机构3个,紧急救援中心1个。其中,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是川东北精神卫生中心;市疾控中心为三级甲等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旺苍、青川、剑阁县为二级甲等疾控中心,苍溪县、利州区、朝天区、昭化区为二级乙等疾控中心。全市6个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均创建为二级以上。总体来看,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能为全市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机制。一是推动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发挥,广泛吸纳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指导员、家庭保健员以及退休医务人员等担任公共卫生委员会成员;鼓励村(社区)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相关工作机制。二是全面落实全国、省要求的疾控体系改革任务,从职能定位、动力机制、活力、能力、管理问题,强化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是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适度扩大岗编分离、员额管理、乡村一体化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活力。
(二)健全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一是构建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在口岸、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学校等场所建设完善监测哨点。构建覆盖全市传染病专科医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呼吸、肠道门诊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的传染病动态监测系统,整合各类医药服务信息,实现病例和症状监测信息实时汇集,开展系统化分析并具备预警功能。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建设。按照有关要求,规范发热哨点诊室的改造建设、人员培训和运行管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预警报告能力,加强发热患者的源头管理,降低传播风险。三是加强重大疫情跟踪监测。发挥市级传染病定点医院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优势,及时开展省外、市外新发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走势研判,形成防治方案,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完善医防融合服务体系。一是结合医改工作要求,拟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室,探索设立医疗卫生机构专兼职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二是完善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家组成员,覆盖市、县、乡医疗机构和公卫机构,共同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培训、评估等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利州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利州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新建利州区人民医院(万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住院楼综合建设项目,占地35亩,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目前已完成选址、红线图和用地预审。四是加强县区疾控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今年,中央财政总计下达专项项目资金600万元,支持利州区、昭化区和朝天区疾控中心能力提升,重点用于实验室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训等。
(四)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人才保障机制。一是加大市级人才项目支持力度。设立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加大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培养力度。二是加强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建设。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呼吸、重症、感染及流行病学、检验检测等重点专业专科建设项目,加大投入,支持设施设备更新、人员技术培训、学习交流、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等,促进相关学科发展。三是健全全口径公共卫生职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业务培训和分级管理。四是实施公共卫生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市、县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检验检测等专业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制度。建立“柔性”引进机制,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引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卫生信息学等公共卫生领军人才。五是加快全市1118个公共卫生特别服务岗人员招募进度,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短板和不足。
(五)强化公共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力度。市精神卫生中心为市管单位。市妇幼保健院加挂利州区妇幼保健院,为市区共建共管单位。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均为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全市重精患者、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六)持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一是拟印发《健康广元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结合各类主题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主题活动。二是拟组织开展全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培训,针对市、县(区)参与疫情防控的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村(社)工作人员、志愿者及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等,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开展培训。三是充分发挥科普专家的专业优势,针对群众不同需求,结合健康广元行动,全方位开展健康科普,共同推进健康广元建设。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魏晓芳,0839-3262780。
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8月8日